右图是a、b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a的溶解度大于b的溶解度 |
B.在t℃时,a、b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同 |
C.将t℃时b的饱和溶液升温至40℃,其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 |
D.10℃时,分别用100g水配制a、b的饱和溶液所需a的质量小于b的质量 |
下列各组物质中,不互为同素异形体的是
A.金刚石和C60 | B.红磷和P4 | C.O2和O3 | D.1H和2H |
已知1-18号元素的简单离子aA2+、bB+、cC-、dD3-都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A.原子序数:a-2= d |
B.原子半径:B>A>C>D |
C.离子半径:dD3- > cC-> bB+![]() |
D.单质的还原性:B>A>C>D |
盛有氯化钡稀溶液甲乙两试管分别通入SO2至饱和,若向甲试管中加入足量硝酸,乙试管中加入足量氢氧化钠溶液,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甲、乙两试管都有白色沉淀生成 |
B.甲、乙两试管都没有白色沉淀生成 |
C.甲试管没有白色沉淀生成而乙试管有 |
D.甲试管有白色沉淀生成而乙试管没有 |
试管中盛有少量白色固体,可能是铵盐,检验的方法是
A.加氢氧化钠溶液,加热,滴入酚酞试剂 |
B.加水,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放在试管口 |
C.加氢氧化钠溶液,加热,滴入![]() |
D.加氢氧化钠溶液,加热,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放在试管口 |
N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2.7g金属铝变成铝离子时失去的电子数目为0.1NA(提示:M(Al)=27g/mol) |
B.17g氨气所含的电子数目为10NA(提示:M(NH3)=17g/mol) |
C.2g氢气所含原子数目为NA(提示:M(H2)=2g/mol) |
D.常温常压下,11.2L氮气所含的原子数目为N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