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关于C、Si、Ge、Sn、Pb的比较,正确的是( )
A.它们的最外层电子数随核电荷数增加而增多
B.它们的最高价氧化物均可溶于水生成相应的酸
C.它们单质的氧化性随核电荷数的增加而逐渐减弱
D.它们的氢化物的稳定性随核电荷数的增加而逐渐增强
金属钛对人体体液无毒且惰性,能与肌肉和骨骼生长在一起,有“生物金属”之称。下列有关和
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 |
B.![]() ![]() |
C.![]() ![]() |
D.![]() ![]() |
在容积为VK的密闭容器中发生2NO22NO+O2的反应。反应过程中NO2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的状况如图所示。
(1)若曲线A和B表示的是该反应在某不同条件下的反应状况,则该不同条件是()
A.有、无催化剂B.温度不同C.压强不同D.V值不同
(2)写出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K的表达式,并比较K800℃K850℃(填>、<或=)。
(3)在图上作出在A条件下NO的变化曲线,并求算在B条件下从反应开始至达到平衡,氧气的反应速率VO2=。
(4)不能说明该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A.V正(NO2)=V逆(NO) B.C(NO2)=C(NO)
C.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不变 D.气体的密度保持不变
五种元短周期元素有关数据如表。其中的X是表示元素原子在分子内吸收电子能力的大小,X越大,原子吸引电子的能力越强,其最大值为4.0,最小值是0.7。试回答下列问题:
元素编号 |
A |
B |
C |
D |
E |
X |
3.5 |
3.0 |
X3 |
1.5 |
1.5 |
主要化合价 |
-2 |
+7 |
+6 |
+3 |
+2 |
(1)X3的值应该为()
A.3.6 B.3.1C.2.5 D.1.4
(2)E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是,B元素单质的电子式为。
(3)A元素的原子中有个未成对电子。A、B、C元素形成的单质中,结构微粒间作用力最强的是(写物质名称)。
(4)用一个化学反应可以证明B和C非金属性的强弱,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用一个化学反应也可以证明D元素和与D元素同周期且原子半径最大的元素(非零族)的金属性的强弱,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根据有关信息:2SO2(g)+O2(g)2SO3(g)+196.7KJ;某种硝酸钙晶体可表示为Ca(NO3)2·8H2O;25℃时NaHCO3的溶解度为9.6g/100g水;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为21%,判断下列有关数据正确的是
A.室温下,配制2.5mol/L的NaHCO3溶液 |
B.爆炸最强烈的坑道气中甲烷的体积分数为10.5% |
C.用1molSO2气体与足量氧气反应放出的热量为98.35KJ |
D.与CaO作用直接制Ca(NO3)2·8H2O所用硝酸的质量分数为50% |
相关实验不能表达预期目的的是()
相关实验 |
预期目的 |
|
A |
把等质量的两份同种大理石块中的一份研成粉末,在同温度下分别与等体积同浓度的盐酸反应,观察放出气体快慢。 |
验证触面积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
B |
把装有颜色相同的NO2与N2O4混合气体的小试管(密封)分别浸入热水和冷水中,观察试管中气体颜色变化。 |
验证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
C |
直接将表面积相同的铝条和镁条投入同温度滴有酚酞的热水中,观察产生气泡的速率及溶液的颜色变化。 |
比较同周期金属元素的金属性强弱。 |
D |
在装有同种浑浊的苯酚溶液的两个试管中,分别加入Na2CO3、NaHCO3固体,加热,观察溶液是否变澄清。 |
比较碳酸、苯酚和碳酸氢钠酸性的强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