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08年初,世界最长的跨国天然气管道西气东输二线工程正式开工。该工程外连土库曼斯坦的中亚天然气管道,西起我国霍尔果斯,南至广州、深圳和香港,是世界上最长的跨国天然气管道,将国内外天然气输送到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其意义重大,影响深远。
材料二 西气东输二线工程示意图
材料三 随着中国区域发展战略重心从南到北(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从东到西(东部率先—中部崛起—西部开发)移动,中国产业也开始出现转移。作为撑起中国电子工业两翼的珠三角和长三角,在后金融危机时代,露出完全迥异的两种表情:越来越多的电子企业从广州、东莞搬出,越来越多的港台及海外电子企业涌入上海、浙江。
(1)完成A、B两区域特征的比较。
项目 |
A地区 |
B地区 |
地形区名称 |
|
珠江三角洲 |
气候类型 |
|
亚热带季风气候 |
自然带类型 |
温带荒漠带 |
|
矿产资源 |
等能源丰富 |
能源、矿产资源贫乏 |
农业生产 |
主要粮食作物为小麦 |
主要粮食作物为 |
(2)简述西气东输工程对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
(3)材料三中提到电子企业由珠三角地区转移到长三角地区,这是因为与珠三角相比,长三角地区 ;目前,环渤海地区在经济的持续发展中遇到的主要制约因素是 。
分析某地区地质、等高线图(图4—28),回答:(8分)
(1)该地区的地质构造是_____,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 。
(2)甲、乙、丙三村中,有可能找到喀斯特地形的是____村;这是因为
(2分)
(3)若在石灰岩中有大量珊瑚化石,可推知石灰岩在沉积时的古地理环境是________。
(4)根据等高线判断,该地区的地形名称是______。其形成原因是
阅读“机械风化示意”图(图4—27)以及图下说明。(7分)图4--27
岩石是热的不良导体。由于温度变化,岩石表层与内部受热不均,产生差异膨胀和收缩,容易崩解破碎。岩石中水的冻融,植物根系的生长等,也都会对岩石起风化破坏作用。
分析回答:
(1)“温度变化”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
(2)为什么水对岩石能起风化破坏作用?
(2分)
(3)下列地区风力风化作用最强的是( )
A.6000米以上高山 B.热带原始森林
C.温带干旱半干旱地区 D.寒带苔原地带
(4)参与对岩石的机械风化的因素,按作用的先后排列正确的是 ( )
A.生物——水——温度
B.水——生物——温度
C.温度——生物——水
D.温度——水——生物
读图4—26,回答问题:(8分)
(1) 图中的褶皱是,其顶部缺失的原因是。
(2) 若该地区富含石油、天然气,则宜在甲、乙两处的开采。原因
是。(2分)
(3)图中②处以流水的和作用为主,③处以流水的作用为主。
读“地壳物质循环略图(图4—25)”,回答问题。
图4--25
(1)②表示作用,③表示作用,④表示作用,⑤表
示作用。
(2)写出A、B、D部位的地质构造名称:
A,B,D。
(3)说出B地成山的原因:。
(4)C是活动。
(5)E为岩,F为,E的重要特征是,G
为岩,它包括岩和岩。
读某河道示意图(图4—19),回答下列问题:
(1)某港务局拟在A、B两处河段建港,请问是选在A处还是B处好?理由是
。
(2)某勘探队在C处钻探获得粘土、砾石、粉砂、砂等沉积物标本,请问自上而下钻取的沉积物应依次是,其理由是。
(3)小岛D因泥沙不断堆积而扩大,最终将与河流的哪岸相连?为什么?
(4)河流的下游常常造成什么堆积地形?其成因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