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甲组、乙组中的两种试剂常温下分别混合,甲组能产生气体,乙组气体会被吸收的是()
|
甲组 |
乙组 |
A |
稀硫酸和铜 |
浓氨水和SO2 |
B |
浓盐酸和二氧化锰 |
BaCl2溶液和SO2 |
C |
冷的浓硝酸和铝 |
NaOH溶液和Cl2 |
D |
浓硫酸和蔗糖(滴有几滴水) |
水和氨气 |
高温下,某反应达平衡,平衡常数K=。恒容时,温度升高,H2浓度减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的焓变为正值 |
B.恒温恒容下,增大压强,H2浓度一定减小 |
C.升高温度,逆反应速率减小 |
D.该反应化学方程式为CO + H2O ![]() |
下图中A为电源,B为浸透饱和食盐水和酚酞试液的滤纸,C为盛有稀硫酸的电解槽,e、f为Pt电极。接通电源后,发现d点显红色。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电源A上的a极是正极 |
B.d极上的电极反应方程式为2Cl--2e-=Cl2↑ |
C.e、f极上产生的气体体积比为2:1 |
D.C中溶液的pH增大 |
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工具和基础。下列有关化学用语的使用正确的是
A.用食醋除去水壶内的水垢:CaCO3+2H+ = Ca2++CO2↑+H2O |
B.纯碱溶液呈碱性的原因是:CO32—+2H2O![]() |
C.钢铁发生吸氧腐蚀的正极反应式:O 2+ 4e-+2H2O=4OH— |
D.表示氢硫酸呈酸性的方程式为:H2S![]() |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95℃纯水的pH<7,说明加热可导致水呈酸性 |
B.25℃时,在纯水中加入强碱溶液不会影响水的离子积常数 |
C.pH=3的醋酸溶液加水稀释10倍后pH=4 |
D.pH=3和pH=5的盐酸各10mL混合所得溶液的pH=4 |
某溶液中由水电离产生的C(H+)=1.0×10-10mol/L,则下列各组离子在该溶液中肯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A.K+、Na+、HCO3—、Cl— | B.Na+、K+、NO3—、Cl- |
C.K+、Na+、S2-、NO3— | D.Mg2+、Na+、SO32—、CO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