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北半球某地热力环流示意图” (a、b表示等压面) 回答相关问题。(12分)
(1)图中①、②、③、④四点的气压最高的是________,气压最低的是_______。(各1分)
(2)图中②、③两地气温较高的是___ ,若该图表示白昼的滨海海陆间风向,表示海洋的是 。
(3)若②在③的南面,则②③之间吹___________风(填风向)。
(4)在①②③④之间的直线上画上箭头,使之正确表示热力环流的方向。
材料一新华网长三角频道2008年5月17日消息:四人之中就有一个白发人。上海昨日发布的老年人口信息显示,全市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首次突破270万,达到275.62万人,无论是增长人数还是增幅比例均创出新高。上海正在“跑步变老”,逐步庞大的“银发族”正在给这个城市带来不可避免的压力。
材料二 2008年3月26日,在浦东新区3届人大3次会议上,浦东新区代区长李逸平指出,今年浦东要为国家探索延长退休年龄政策,应对人口老龄化等提供示范效应。
1.材料中反映出上海市人口发展存在什么问题?
2.分析此问题出现的主要原因是,上海市应采取的应对措施为。
3.除上述问题外,我国人口工作的重点是什么?为什么?
如图是某地局部不完整信息的假想图,B地区资源丰富。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8分)
(1)简要说出A、B两地地理位置、地形特征概况。
(2)如果想在A、B两地之间兴建交通线路,请在图中画出你认为合理的线路,并说明理由。
(3)在依据图文材料规划A、B间交通发展蓝图时,具体重点采用哪些运输方式(铁路、公路、水路、管道还是航空),产生了争议,无法抉择,请指出缺少哪些信息条件。
(4)根据图中信息,请选择一个你认为比A城市条件更具优势的地点作为港口,用“△”标在图中,并说明理由。
(5)若A为港口,简述在A、B两地之问兴建交通线路对A、 B两地及其交通沿线地区的意义。
某学校地理研究性学习小组开展了“我国人口数量和地区分布变化”专题的研究活动。下面是他们搜集到我国近两千年来人口总数量和地区分布变化的数据。据此回答问题:(11分)
材料一我国近两千年来人口总量变化表
年份 |
人口(万) |
年份 |
人口(万) |
2 |
6 500 |
1110 |
12 000 |
25 |
4 000 |
1275 |
7 000 |
180 |
7 000 |
1350 |
10 000 |
220 |
2 500 |
1370 |
8 000 |
510 |
5 200 |
1570 |
15 000 |
608 |
6 000 |
1645 |
8 000 |
620 |
3 500 |
1852 |
44 000 |
750 |
9 000 |
1911 |
42 000 |
760 |
7 000 |
1949 |
55 000 |
980 |
6 000 |
2005 |
133 783 |
材料二我国近两千年来北方地区占全国总人口比重的变化表
年份 |
2 |
140 |
742 |
1102 |
1491 |
1820 |
1933 |
1990 |
2000 |
百分数/% |
81 |
59 |
60 |
41 |
40 |
33 |
38 |
43 |
43 |
(1)新中国以前,我国人口总量呈现的变化规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引起上述变化规律的根本原因是 ( )
A.自然灾害 | B.气候冷暖变化 | C.社会经济 | D.瘟疫流行 E.人口政策 |
(3)近两千年来,我国北方地区占全国人口比重发生了__________次明显的突变减少过程。公元760年前后,我国人口和经济中心发生了向南方的____________________地区的历史性转移。
(4)公元760年以前,我国近六成多的人口集中在北方地区。试根据所学知识,指出这个时期我国北方人口分布的特点以及引发的生态环境问题。
读“我国某区域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概括描述该区域的自然地理特征。
(2)该区域在“十一五”规划中,为加快城市化进程,拟设立一个建制镇。你认为镇驻地设在__________村为最佳。
(3)E村依山傍海,风景秀丽,山青水碧,是省生态文明村。最近有家大公司计划在该村兴建化工厂,他们将给予村民一笔不小的土地征用费,还能解决部分村民的就业问题。关于征地办厂一事,村民有人支持,也有人极力反对,两种意见相持不下。如果你是反对方村民,请阐明你的观点。
(4)为研究当地农业发展状况,地理研究性学习小组对B村进行了调查,获得如下资料:
家庭(户) |
人口(人) |
耕地面积(亩) |
水田面积(亩) |
水稻单产(千克/亩) |
出售稻米(千克) |
机械(台) |
|
数据 |
26 |
93 |
83 |
56 |
1 160 |
6 496 |
2 |
根据以上资料分析:该村农业地域类型为__________。该村农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哪些?
![]() |
![]() |
读“我国两地区等高线图”,回答下列问题:(15分)
(1)简要说明B、D两地区的地形差异及其成因。
(2)试分别评价甲、乙两城市近郊农业发展的气候条件。
(3)简析A、C两地所在地形区人口合理容量的差异及其原因。
(4)课题研究:某校研究小组对D地区农村秸秆的利用方式进行调查研究,下表是调查结果统计表。
用方式 |
燃料 |
饲料 |
肥料 |
工艺编制 |
自然腐烂 |
其他 |
百分比(%) |
50 |
13 |
3 |
9 |
20 |
5 |
请你从节能减排、发展循环经济角度,评价该地区秸秆利用的合理性,并说明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