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时应该在集气瓶底放上 或 ,目的是 。
海洋是人类宝贵的自然资源,从海水中可以得到粗盐。
(1)称取5.0g粗盐,逐渐加入10mL水中,边加边用玻璃棒搅拌,一直加到粗盐不再溶解为止。还需要进行的实验步骤依次为:①称量剩余粗盐、②、③、④称量精盐、⑤计算产率。
(2)下图是某工厂利用粗盐水生产纯碱的工艺流程图。
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填字母)。
A.流程Ⅰ中加入溶液的顺序不能改变 |
B.流程Ⅰ将粗盐水中的SO42-、 Mg2+、Ca2+转化为沉淀 |
C.流程Ⅰ后过滤得到三种沉淀 |
D.流程Ⅲ中发生的是分解反应 |
②流程II中发生的主要反应为NH3+CO2+H2ONH4HCO3 ,
NH4HCO3+NaClNaHCO3↓+NH4Cl 。
20℃时,向100g水中加入11.7g NaCl和15.8g NH4HCO3,充分反应后,理论上从溶液中析出晶体的质量为g(20℃时,NaHCO3的溶解度为9.7g, NH4Cl的溶解度为37.2g)。
空气、水、金属等是重要的资源。
(1)工业上常把煤块粉碎后使其充分燃烧,其原理是。
家中堆放杂物的纸箱着火时,可用水浇灭,其原理是。
(2)铜制品在空气中会发生锈蚀[铜锈的主要成分是Cu2(OH)2CO3]。
①根据铜锈的主要成分中含有氢元素,可以判断出铜生锈需要空气中的;根据铜锈的主要成分中含有碳元素,可以判断出铜生锈需要空气中的。
②某化学兴趣小组欲通过实验探究“铜生锈是否需要空气中的氧气?”下图所示实验中(试管内的“”均为铜片),只需完成实验和即可达到探究目的(填字母)。
(3)铝是世界上年产量第二的金属。
①用坩埚钳夹住一小块铝箔,在酒精灯上加热至熔化,轻轻晃动,观察到熔化的铝被一层膜兜着并不滴落,产生该现象的原因是。
②铝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Al+2NaOH+2X2NaAlO2+3H2↑,其中X的化学式为。足量的稀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分别和等质量的铝粉充分反应,产生氢气的质量分别为m1、m2,下列有关m1、m2大小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填字母)。
A.m1>m2 | B.m1<m2 | C.m1=m2 | D.无法比较 |
多彩的“碳”,多姿的生活,让我们一起走进“碳”的世界。
(1)下列含碳元素的物质中,属于有机物的是(填字母序号)。
A.碳酸钙 B.醋酸C.二氧化碳
(2)二氧化碳与碳的反应热量(选填“吸收”或“放出”)。
(3)碳与水在一定条件下反应可产生水煤气,其微观示意图如下所示:
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科学家利用NaOH溶液喷淋“捕捉”空气中的CO2。其工业流程如下图所示:
①吸收塔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②操作①中(填“一定”或“不一定”)含有过滤。
③上述工业流程中(选填A、B、C)内发生了复分解反应。
A.吸收塔 B.分离池 C.煅烧炉
④上述流程中可以循环使用的物质是。
⑤用NaOH溶液喷淋“捕捉”空气中的CO2的好处是。
根据要求,完成下列。
Ⅰ.现有五种含碳物质,选择相应物质的字母填空:
A.活性炭 | B.聚乙烯塑料 | C.乙醇 | D.葡萄糖 |
(1)可用于制食品包装袋的是;
(2)碘酒中的溶剂是;
(3)可用于吸附冰箱内的异味的是;
(4)可为人体提供营养素的是。
Ⅱ.已知氢、氮、氧、氖四种元素的核电荷数分别为1、7、8、10。试按下列要求,写出微观粒子的化学符号。(微观粒子所涉及的元素限定在上述4种元素内)。
(1)质子数为10的原子:;
(2)质子数均为10的分子:;
(3)电子数为10的阳离子:;
(4)电子数为10的阴离子:。
提纯含少量泥沙的粗盐,一般经过以下操作流程:
(1)操作①中必须用到的一种仪器是(填序号)。
A.研钵 | B.量筒 | C.烧杯 | D.试管 |
(2)完成该实验部分操作过程如图所示,其有明显错误的是(填字母序号)。
(3)为尽量减少蒸发时发生飞溅,操作⑤中除连续搅拌外还可采取等措施。
(4)用提纯得到的“精盐”配制了50 g 5%的氯化钠溶液。经检测,溶质质量分数偏小,其原因可能有(填序号)。
①氯化钠固体仍然不纯
②称量时砝码端忘垫质量相同的纸片
③量取水时,仰视读数
④装瓶时,有少量溶液洒出
(5)粗盐中除含泥沙等不溶性杂质外,还含有少量的MgCl2、CaCl2等可溶性杂质;为了得到较纯净的氯化钠,除去泥沙的“精盐”又作了如下处理(假定杂质只有MgCl2、CaCl2两种;反应中所加试剂均过量)。
①白色沉淀含有物质的化学式为;
②在得到的滤液中加入过量盐酸的目的是;
③选用蒸发结晶法而不用降温结晶法的理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