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相同温度时,100mL0.01mol•L-1的醋酸溶液与10mL 0.1mol•L-1的醋酸溶液相比较,下列数值中,前者大于后者的是( )
A.H+的物质的量 | B.醋酸的电离常数 |
C.中和时所需NaOH的量 | D.CH3COOH的物质的量 |
下述实验能达到预期目的是
编号 |
实验内容 |
实验目的 |
A |
在滴有酚酞的Na2CO3溶液中,加入BaCl2溶液后红色褪去 |
证明Na2CO3溶液中存在水解平衡 |
B |
将SO2通入酸性KMnO4溶液中,紫色褪去 |
证明SO2具有漂白性 |
C |
向1mL0.2mol/L NaOH溶液中滴入2滴0.1mol/L的Mg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后,再滴加2滴0.1mol/L的FeCl3溶液,又生成红棕色沉淀 |
证明在相同温度下,氢氧化镁的溶解度大于氢氧化铁的溶解度 |
D |
测定等物质的量浓度的Na2SO3与Na2CO3溶液的pH,后者较大 |
证明非金属性S>C |
有机物甲的分子式为CxHyO2,其中氧的质量分数为20.25%,碳的质量分数为68.35%。在酸性条件下,甲水解生成乙和丙两种有机物;在相同温度和压强下,同质量的乙和丙的蒸气所占的体积相同,则甲的结构可能有
A.18种 | B.16种 | C.14种 | D.8种 |
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常温常压下,33.6L氯气与27g铝充分反应,生成1molAlCl3 |
B.1 mol SO2与足量O2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SO3,共转移2NA个电子 |
C.通常状况下,2.24LNO2和N2O4的混合气体中氮原子和氧原子数比为1:2 |
D.1L 1mol/L的Na2CO3溶液中所含阴离子数等于NA个 |
下列有关生活和生产中化学知识的描述正确的是
A.高纯度的硅单质广泛用于制作光导纤维,光导纤维遇强碱会“断路” |
B.侯氏制碱法的工艺原理主要应用了物质熔沸点的差异 |
C.铝合金的大量使用归功于人们能使用焦炭等还原剂从氧化铝中获得铝 |
D.用蘸有浓氨水的玻璃棒检验输送氯气的管道是否漏气 |
在反应:11P+15CuSO4+24H2O=5Cu3P+6H3PO4+15H2SO4中,15molCuSO4可氧化磷原子的物质的量为
A.1/5mol | B.2mol | C.3 mol | D.6mo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