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述实验能达到预期目的是
| 编号 |
实验内容 |
实验目的 |
| A |
在滴有酚酞的Na2CO3溶液中,加入BaCl2溶液后红色褪去 |
证明Na2CO3溶液中存在水解平衡 |
| B |
将SO2通入酸性KMnO4溶液中,紫色褪去 |
证明SO2具有漂白性 |
| C |
向1mL0.2mol/L NaOH溶液中滴入2滴0.1mol/L的Mg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后,再滴加2滴0.1mol/L的FeCl3溶液,又生成红棕色沉淀 |
证明在相同温度下,氢氧化镁的溶解度大于氢氧化铁的溶解度 |
| D |
测定等物质的量浓度的Na2SO3与Na2CO3溶液的pH,后者较大 |
证明非金属性S>C |
在一定条件下, CO和CH4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分别为:
2CO(气) + O2(气) = 2CO2(气);△H=-566kJ
CH4(气) + 2O2(气) = CO2(气) + 2H2O(液);△H=-890kJ
现由1mol CO和3mol CH4组成的混合气,在上述条件下完全燃烧时,释放的热量为()
| A.2953KJ | B.2912KJ | C.3236KJ | D.3867KJ |
某原子核外共有n个电子层(n>3),则(n-1)层最多容纳的电子数为()
| A.8个 | B.18个 | C.32个 | D.无法确定 |
在一定温度下,将2 mol SO2和1 mol O2充入一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在催化剂作用下发生如下反应:2SO2(g)+O2(g)
2SO3(g);ΔH=-197 kJ·mol-1,当达到化学平衡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生成SO3 2 mol | B.含氧原子共8 mol |
| C.放出197 kJ热量 | D.SO2和SO3共2 mol |
苯环结构中,不存在单双键交替结构,可以作为证据的事实是①苯不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②苯中碳碳键的键长均相等;③苯能在一定条件下跟H2加成生成环己烷;④经实验测得邻二甲苯仅一种结构;⑤苯在FeBr3存在的条件下同液溴可发生取代反应,但不因化学变化而使溴水褪色()
| A.②③④⑤ | B.①③④⑤ | C.①②④⑤ | D.①②③④ |
X、Y、Z三种短周期元素,X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2倍,Y原子的次外层电子数是最外层电子数的2倍,Z原子的次外层电子数是最外层电子数的4倍。则X、Y、Z三种元素,可能的组合是()
A.C、Si、Mg B.Li、C、Mg C.C、Mg、Li D.C、O、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