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展示了一些你熟悉的物理实验,请你根据要求填空:
(1)图A实验说明是: ___ .
(2)图B实验表明: __ _ .
(3)图C实验中,使卡片能跳起来的做法是: __ _ .
探究“一定电压下,电流与电阻的关系”。提供的实验器材有电源(电压恒为4.5V),电流表、电压表各一个,开关一个,三个定值电阻(10Ω,15Ω,20Ω),滑动变阻器一个(40Ω,1A),导线若干。
(1)请根据图1电路图用笔画线将图2实物图连接完整。
(2)实验时,在a、b间先接入20Ω的电阻,闭合开关,移动滑片P使电压表的示数为2V,记下相应电流值,再改接15Ω的电阻,此时滑片P应向(选填“E”或“F”)端移动,移动滑动变阻器的目的是。
(3)如表所示,根据分析,得到的结论是。
R/Ω |
10 |
15 |
20 |
I/A |
0.2 |
0.13 |
0.1 |
(4)闭合开关,电表均正常工作,但一段时间后,电流表示数为0,电压表示数接近电源电压,则出现故障的原因可能是。
(1)如图所示,此圆柱体的直径是cm。
(2)如图a所示,弹簧测力计下挂一重物,当物体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N.若将此弹簧测力计、重物如图b所示进行测量,静止时测力计的示数(“变大”、“变小”、“不变”)。
(3)现有一质地均匀,形状不规则的小石块.小明想用天平粗略测出它的密度,在调节天平平衡时,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游码移至标尺零刻度线处,观察横梁指针指在分度盘中线的右侧,则他应将横梁左端的平衡螺母向(“左”或“右”)移动.天平平衡后,小明用烧杯装满水,测出其总质量为m1(如图a),将小石块投入装满水的烧杯中(如图b),测其总质量为m2,此时溢出质量为m3的水,则小石块的密度ρ石=。
某实验小组在探究“电流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
(1)连接电路时,开关应,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根据图甲将图乙所示的实物电路连接完整。
(2)闭合开关前,图乙中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应位于(选填“A”或“B”)端。
(3)闭合开关后,发现电压表有示数,电流表无示数,则故障原因可能是。
(4)排除故障后,通过实验得到数据如表1所示,其中第1次实验的电流表示数如图丙所示,为A,根据表1中的数据,可得出结论:。
表(一)
实验序号 |
1 |
2 |
3 |
电阻R/Ω |
R |
||
电压U/V |
1.0 |
1.5 |
2.0 |
电流I/A |
0.15 |
0.20 |
(5)实验小组继续继续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将电阻R先后更换为5Ω和15Ω的电阻进行实验,得到的数据如表2所示,通过分析表2的数据可知,实验小组在操作过程中存在的错误是:。
表(二)
实验序号 |
3 |
4 |
5 |
电阻R/Ω |
R |
5 |
15 |
电压U/V |
2.0 |
1.5 |
2.3 |
电流I/A |
0.20 |
0.30 |
0.15 |
为探究滑动摩檫力与哪些因素有关,某同学做了以下实验(实验过程中保持长木板水平固定)。
第1次:把木块平放在长木板上,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动木块,如图甲所示,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并记入表格中。
第2次:把木块侧在长木板上,重复上述实验操作,如图乙所示。
第3次:把两块与第1次相同的木块叠放在一起,平放在长木板上,重复上述实验操作,如图丙所示。
(1)每次实验都要求用弹簧测力计拉着木块在水平方向做运动,根据原理可知,此时摩擦力与拉力大小相等。
(2)比较两次实验数据,可发现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无关。
(3)比较两次实验数据,可发现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有关。
实验次数 |
木块对木板 压力/N |
弹簧测力计 示数/N |
滑动 摩擦力/N |
1 |
10 |
4.0 |
4.0 |
2 |
10 |
4.0 |
4.0 |
3 |
20 |
8.0 |
8.0 |
“探究平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实验小组用蜡烛、玻璃板、直尺等器材进行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的目的是:玻璃能透光,便于确定像的。
(2)两段等长的蜡烛是为了比较物与像的关系,直尺的作用是便于比较物与像的关系。
(3)只点燃蜡烛A,移动蜡烛B与A的像完全重合,在B蜡烛的烛焰上放一根火柴,火柴(选填“能”或“不能”)被点燃。说明平面镜成的是像,如果以5cm/s的速度匀速将A蜡烛远离玻璃板2s时,B蜡烛应远离玻璃板cm,才能与A的像完全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