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已知25 ℃时有关弱酸的电离平衡常数如下表:

弱酸的化学式
CH3COOH
HCN
H2CO3
电离平衡常数(25℃)
1.8×105
4.9×1010
K1=4.3×107
K2=5.6×1011

则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各溶液pH关系为:pH(Na2CO3)>pH(NaCN)>pH(CH3COONa)
B.a mol·L1HCN溶液与b mol·L1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所得溶液中c(Na)>c(CN),则a一定小于b
C.冰醋酸中逐滴加水,则溶液的导电性、醋酸的电离程度、pH均先增大后减小
D.NaHCO3和Na2CO3混合溶液中,一定有c(Na)+c(H)=c(OH)+c(HCO)+2c(CO)

科目 化学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溶液的配制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我国“神舟”四号航天飞船成功发射升空,表明我国的载人航天技术已经有了突破性的进展。在运送飞船的某些火箭推进器中盛有液态肼(N2H4)和液态双氧水,它们充分混合反应后的产物之一是()

A.氧气 B.氢气 C.氮气 D.氨气

“大爆炸”理论指出:200亿年前,宇宙中所有物质都包含在一个密度无限大、温度无限高的原始核中。由于某种原因它发生爆炸,首先产生了中子、质子和电子,随后就产生了元素。据此分析,你认为最先产生的第一种元素应该是()

A.H B.O C.Fe D.C

诗句“春蚕到死丝方尽,……” 用来比喻老师的奉献精神,诗中的“丝”指的是()

A.纤维素 B.糖类 C.淀粉 D.蛋白质

目前,工业上冶炼铝通常采用的方法是

A.CO或氢气还原法 B.铝热反应法
C.电解法 D.热分解法

近年来,在我国部分海域中出现了大面积的“赤潮”,给当地渔业造成了重大损失,赤潮直接威胁着人类生存的环境,已经成为我国目前最主要的海洋灾害之一。下列关于赤潮发生原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A.含氯化合物直接排入大海,引发赤潮的发生
B.赤潮发生的根本原因是含氟制冷剂大量使用导致臭氧层破坏的结果
C.含氮、磷的大量污水直接排入大海,导致某些浮游生物爆发性繁殖是赤潮发生的直接原因
D.空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升高,导致海洋温度升高,引发了赤潮的发生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