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稀硫酸和稀硝酸的混合溶液200mL,平均分成两份。向其中一份中逐渐加入铜粉,最多能溶解l9.2g(已知硝酸只被还原为NO气体)。向另一份中逐渐加入铁粉,产生气体的量随铁质量增加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分析或结果错误的是( )
A.原混合酸中NO 物质的量为0.2mol |
B.OA段产生的是NO,AB段的反应为Fe+2Fe3+====3Fe2+,BC段产生氢气 | C.第二份溶液中最终溶质为FeSO4 | D.H2SO4浓度为2.5mol·L-1 |
钛被誉为“未来钢铁”、“太空金属”,原因是它的强度大,密度小,抗腐性能好。室温下,它不与水、稀盐酸、稀H2SO4、稀HNO3作用,但易溶于氢氟酸,推测其原因是()
| A.氢氟酸的酸性比其他酸强 |
| B.氢氟酸的氧化性比其他酸强 |
| C.氢氟酸的还原性比其他酸强 |
| D.钛离子易与氟离子形成可溶性难电离物质 |
在一定体积的密闭容器中放入3L气体R和5L气体Q,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2R(g)+5Q(g)= 4X(g)+nY(g),反应完全后,容器温度不变,混和气体的压强是原来的87.5%,则n值()
| A.2 | B.3 | C.4 | D.5 |
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标准状况下,11.2 L SO3所含有的原子数目为2NA |
| B.分解H2O2制O2,每生成1mol O2转移2NA个电子 |
| C.62 g Na2O溶于水后所得溶液中含有O2-数为NA |
| D.36.5 g HCl气体中含有Cl―数为NA |
基态碳原子的最外能层的各能级中,电子排布的方式正确的是()
13C—NMR(核磁共振)、15N—NMR可用于测定蛋白质、核酸等生物大分子的空间结构,KurtWüthrich等人为此获得当年诺贝尔化学奖。下面有关13C、15N叙述正确的是()
A.13C与C60互为同素异形体 B.15N与14N互为同位素
C.13C与15N有相同的中子数 D.15N的核外电子数与中子数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