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10 mL 0.1 mol·L-1 BaCl2溶液恰好可使相同体积的硫酸铁、硫酸锌和硫酸钾三种溶液中的硫酸根离子完全转化为硫酸钡沉淀,则三种硫酸盐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是
A.3∶2∶2 | B.1∶2∶3 | C.1∶3∶3 | D.3∶1∶1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时都伴随着能量变化,伴随能量变化的物质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 |
B.需要加热的化学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不需要加热就能进行的反应一定是放热反应 |
C.吸热反应就是反应物的总能量比生成物的总能量高;也可以理解为化学键断裂时吸收的能量比化学键形成时放出的能量多 |
D.因为2O2(g)=2O3(g)是吸热反应,所以臭氧比氧气的化学性质更活泼 |
某课外兴趣小组将灼烧海带产生的灰烬浸泡后过滤,得到澄清的滤液。他们设计了如下几个方案,你认为能证明海带的灰烬中含有碘元素的是
A.取适量滤液,蒸干,观察有无紫色固体生成 |
B.取适量滤液,加入苯,振荡,静置,苯层无色,证明不含碘元素 |
C.取适量滤液,向其中加入淀粉溶液,无明显现象,证明不含碘元素 |
D.取适量滤液,向其中加入酸化的H2O2,再加入淀粉溶液呈蓝色,证明含有碘元素 |
构建和谐社会的总要求之一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下列做法不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A.中科院广州化学所在利用二氧化碳制取可降解塑料的技术方面处于世界领先水平,该技术的成功应用将有效改善以二氧化碳为主的温室气体引发的“厄尔尼诺”、“拉尼娜”等全球气候异常现象 |
B.许多国家对聚乙烯等塑料垃圾进行了深埋或者倾倒入海处理,达到消除“白色污染”的目的 |
C.山东单县采用以杂草、秸秆等为原料的生物质发电,有效地减少了二氧化硫的排放 |
D.汽油中掺入酒精使用,可以降低对环境的污染和节约能源 |
下图为X物质的溶解度曲线。M、N两点分别表示X物质溶于100g水中所形成的两种溶液。下列做法不能实现M、N间的相互转化的是(X从溶液中析出时不带结晶水)
A.从M→N:先将M降温到t1过滤后再将其升温至t3 |
B.从M→N:先将M恒温蒸发掉适量的水再升温到t3 |
C.从N→M:先向N中加入适量固体X再降温到t2 |
D.从N→M:先将N降温到t2再加入适量固体X |
现有Na2CO3和NaHCO3的混合物a克,下列实验方案不能测定混合物中Na2CO3质量分数的是
A.与足量稀硫酸充分反应,逸出气体用碱石灰吸收,增重b克 |
B.充分加热,得b克固体 |
C.与足量稀盐酸充分反应,加热、蒸干、灼烧,得b克固体 |
D.与足量CaCl2溶液充分反应,过滤、洗涤、烘干,得b克固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