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把一块棉布手帕浸入由2体积95%的酒精和1体积水混合而成的液体中,浸透后取出,轻轻拧干,用坩埚钳夹持点燃,并轻轻地来回抖动手帕,火焰熄灭后,发现手帕并没有被烧坏。你能解释其中的原因吗?
(2)用火柴能点燃蜡烛,而不能点燃煤球,为什么?
根据下图实验装置进行回答:
A B C D E F
(1)写出标号仪器的名称:
① ② ③ ④
(2)若要制取并收集较纯的氧气,则需 和 配套(填字母),当实验中观察到
的现象时可以开始收集气体。
(3)用A装置来制氧气,加热前应先,试管口略向下倾斜,是为了, C中的仪器①应伸至液面以下,可以防止产生的气体 ;如果用D装置收集气体,结束实验前应先再。
在实验室里,取用药品,不能用手接触,不要把鼻孔凑到容器口闻气味。有些块状药品要用________夹取,取用粉末状的固体要用________,酒精灯的火焰分为、、。玻璃仪器清洗后,如果内壁附着的水既________________,也不才算干净。
现有一包粉末,已知它们可能由Na2SO4、CuCl2、Na2CO3、KNO3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某学生的实验过程记录如下:
(1)白色沉淀A的化学式为________,无色气体D的化学式为_________。
(2)由上述实验记录推断:原粉末中一定不含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无色溶液B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______,可能含有的溶质是___ __。
(4)KNO3是化学肥料中的_________(填:氮肥、磷肥或复合肥料),其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__价。
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
(1)t1℃时,A、B、C的溶解度大小关系是(用“>”、“<”或“=”表示),它们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最大的物质是。
(2)t2℃时,将A、B、C各25 g分别放入100g水中,能形成饱和溶液的物质是,将其转化为不饱和溶液的两种方法有、。
燃烧是一种发光、发热的剧烈的化学反应。认识燃烧,科学地利用和控制燃烧,使燃烧为人类服务是十分重要的。
(1)物质燃烧一般需要同时满足三个条件,物质具有可燃性是燃烧的首要条件,另外两个条件分别是:;。
(2)下面是验证燃烧条件的实验装置图。
已知木炭是一种可燃物。请验证:木炭发生燃烧的另外两个条件中,缺少任何一个条件都不能燃烧(两个条件须分别验证),只有同时具备这两个条件才能燃烧。
某化学实验小组已经在完成气密性的检查后为你填装好了药品,并在整个装置中充满了氮气。
请你继续设计实验步骤完成后续探究,要求实验过程中不得拆、装仪器。
步骤 |
操作 |
预计现象 |
得出的结论 |
① |
a |
澄清石灰水 b |
说明燃烧需要氧气 |
② |
盖灭酒精灯,待仪器恢复到常温 |
||
③ |
打开活塞, c |
A中有气泡产生,C中石灰水 d |
e |
④ |
点燃酒精灯加热,继续通氧气 |
木炭燃烧,澄清石灰水 f |
g |
(3)①装置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②装置B在“盖灭酒精灯,待仪器恢复到常温”这一步中的作用是。
③小华同学认为,x处的气体不应直接排放到空气中去,大家经讨论后认为很有道理,你认为其中的道理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