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某班举行了一次物理实验操作技能比赛,其中一项比赛为用规定的电学元件设计合理的电路图,并能较准确的测量若干个由几节电池组成的电池组(均密封,只引出正负电极)的电动势及其内阻。给定的器材如下:
A.电流表G(满偏电流10mA,内阻10Ω)
B.电流表A(0~0.6A,内阻未知)
C.滑动变阻器R0(0~100Ω,1A)
D.定值电阻R(阻值990Ω)
E.开关与导线若干
小刘同学用提供的实验器材,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电路。
 
其他同学根据上述设计的实验电路利用测出的数据绘出的I1-I2图线(I1为电流表G的示数,I2为电流表A的示数),则由图线可以得到被测电池的电动势E=  V,内阻r=  Ω。

科目 物理   题型 实验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可以研究自由落体运动。

(1)实验中关于电火式打点计时器的操作正确的是

A.使用220V的交流电作为打点计时器的电源
B.也可以用干电池作为打点计时器的电源
C.使用时应当先放开重锤,再接通打点计时器电源
D.每打完一条纸带都要及时切断打点计时器的电源

(2)如图为实验中得到的一根纸带,相邻计数点间还有4个点没有画出,根据图示数据可算得当地重力加速度为m/s2

(3)若实验中所得到的重锤下落的加速度值小于当地的重力加速度公认值,而实验操作与数据处理均无错误,写出一个可能引起此处误差的原因:

在“探究求合力的方法”实验中,需要将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水平木板上,另一端系上两根细绳,细绳的另一端都有绳套,如图所示。实验中先需用两个弹簧秤分别钩住绳套,并互成角度地拉橡皮条,后再用一个弹簧秤钩住绳套拉橡皮条。

(1)关于实验中的部分做法正确的是
A.两根细绳必须等长
B.橡皮条应与两绳夹角的平分线在同一直线上
C.在使用弹簧秤时要注意使弹簧秤与木板平面平行
D.实验中要记录弹簧秤的示数和细绳的方向
(2)实验中两个弹簧秤与一个弹簧秤拉橡皮条的效果相同体现在
A.两根弹簧秤的拉力大小之和等于一根弹簧秤拉力大小
B.两根弹簧秤的拉力大小之差等于一根弹簧秤拉力大小
C.两次都将橡皮条下端结点拉到同一位置
D.两次都将橡皮条拉伸相同的长度
(3)选适当标度,分别作出F1、F2和F的图示,再用虚线连接合力F与两分力F1、F2的箭头,发现两虚线与F1、F2图示线构成的四边形非常接近平行四边行,由此可以猜想合力与分力之间满足

(每空3分,共计12分)为测定某电源的电动势E和内阻r以及一段电阻丝的电阻率ρ,设计了如图(a)所示的电路.ab是一段电阻率较大的粗细均匀的电阻丝,R0是阻值为2Ω的保护电阻,滑动片P与电阻丝接触良好.

(1)实验中用螺旋测微器测得电阻丝的直径如图(b)所示,其示数为d=mm.

(2)实验时闭合开关,调节P的位置,记录aP长度x和对应的电压U、电流I等相关数据,如下表:

请根据表中数据在图(c)上作U-I关系图线,根据图象求电源的内阻r=Ω.

(3)图(d)是根据表中数据作出的U/I-x关系图象,由图象求出电阻丝的电阻率ρ为Ω·m(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每空3分共9分)如图所示的电路中,1、2、3、4、5、6为连接点的标号。在开关闭合后,发现小灯泡不亮。现用多用电表检查电路故障,需要检测的有:电源、开关、小灯泡、3根导线以及电路中的各连接点。为了检测小灯泡、开关以及3根导线:

(1)在连接点1、2已接好的情况下,应当选用多用电表的挡,进行检查;
(2)在连接点1、2断开的情况下,应当选用多用电表的挡,进行检查;
(3)在各点都连接好且开关闭合情况下,若测得3、4两点间的电压接近电源的电动势,则表明

(每空3分共6分)如图所示,是测电流表内电阻的电路图。实验时,先将滑动变阻器R1触头位置移至最右端,使其连入电路的电阻最大;然后闭合开关S1,断开开关S2,移动触头位置,使电流表满偏,指针指在Ig刻度处;再闭合S2,改变电阻箱R0阻值,使电流表指针指在Ig/3刻度处,此时电阻箱阻值R0=10Ω,则电流表内阻Rg=,由于存在系统误差,测出的阻值和真实傎相比(填“偏大、相等或偏小”)。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