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在“描绘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的实验中备有下列器材:
A.小灯泡(3.8 V,1.5 W)
B.直流电源(电动势4.5 V,内阻约0.4 Ω)
C.电流表(量程0~500 mA,内阻约0.5 Ω)
D.电压表(量程0~5 V,内阻约5000 Ω) 
E.滑动变阻器R1(0~5 Ω,额定电流2 A)
F.滑动变阻器R2(0~50 Ω,额定电流1 A)
G.开关一个,导线若干
如果既要满足测量要求,又要使测量误差较小,应选择如下图所示的四个电路中的          ,应选用的滑动变阻器是             (选填R1或R2)。

科目 物理   题型 实验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在"用油膜法估测油酸分子的大小"实验中,有下列实验步骤:
①往边长约为 40cm 的浅盘里倒入约 2cm 深的水.待水面稳定后将适量的痱子粉均匀地撒在水面上。
②用注射器将事先配好的油酸酒精溶液滴一滴在水面上,待油膜形状稳定。
③将画有油膜形状的玻璃板平放在坐标纸上,计算出油膜的面积,根据油酸的体积和面积计算出油酸分子直径的大小。
④用注射器将事先配好的油酸酒精溶液一滴一滴地滴入量筒中,记下量筒内每增加一定体积时的滴数,由此计算出一滴油酸酒精溶液的体积。
⑤将玻璃板放在浅盘上,然后将油膜的形状用彩笔描绘在玻璃板上。
完成下列填空:
(1)上述步骤中,正确的顺序是。(填写步骤前面的数字)
(2)将 lcm3 的油酸溶于酒精,制成 300cm3 的油酸酒精溶液;测得 lcm3 的油酸酒精溶液有50滴。现取一滴该油酸酒精溶液滴在水面上,测得所形成的油膜的面积是 0.13m2
由此估算出油酸分子的直径为 m 。(结果保留l位有效数字)

(1)图1是"研究匀速直线运动"实验中获得的一条纸带, O A B C D E 为纸带上六个计数点。加速度大小用 a 表示

OD 间的距离为 cm

②图2是根据实验数据绘出的 s-t2 图线( s 为各计数点至同一起点的距离),斜率表示,其大小为 m/s2 (保留3位有效数字)
(2)在"描绘小电珠的伏安特性曲线"实验中,所用器材有:小电珠( 2.5V 0.6W ),滑动变阻器,多用电表,电流表,学生电源,开关,导线若干。

①粗测小电珠的电阻,应选择多用电表倍率的电阻档(请填写" ×1 "、" ×10 "或" ×100 ");调零后,将表笔分别与小电珠的两极连接,示数如图3,结果为

②实验中使用多用电表测量电压,请根据实验原理图4完成实物图5的连线。
③开关闭合前,应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 P 置于端。为使小电珠亮度增加, P 应由中点向端滑动。
④下表为电压等间隔变化测得的数据,为了获得更准确的实验图象,必须在相邻数据点间多测几组数据(请填写" ab " " bc " " cd " " de "或" ef ")a.png

某同学利用如图所示的实验电路来测量电阻的阻值。


(1)将电阻箱接入 ab 之间,闭合开关。适当调节滑动变阻器 R '后保持其阻值不变。改变电阻箱的阻值 R ,得到一组电压表的示数 UR 的数据如下表:

请根据实验数据做出 UR 关系图像。

(2)用待测电阻 R X 替换电阻箱,读得电压表示数为 2.00V 。利用(1)中测绘的 UR 图像可得 R x = Ω。
(3)使用较长时间后,电池的电动势可认为不变,但内阻增大。若仍用本实验装置和(1)中测绘的 U-R 图像测定某一电阻,则测定结果将(选填"偏大"或"偏小")。现将一已知阻值为10Ω的电阻换接在 ab 之间,你应如何调节滑动变阻器,便仍可利用本实验装置和(1)中测绘的 U-R 图像实现对待测电阻的准确测定?

某同学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来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弹簧测力计 A 挂于固定点 P ,下端用细线挂一重物 M 。弹簧测力计B的一端用细线系于 O 点,手持另一端向左拉,使结点 O 静止在某位置。分别读出弹簧测力计 A B 的示数,并在贴于竖直木板的白纸上记录 O 点的位置和拉线的方向。
(1)本实验用的弹簧测力计示数的单位为 N ,图中 A 的示数为 N

(2)下列不必要的实验要求是。(请填写选项前对应的字母)

A. 应测量重物 M 所受的重力
B. 弹簧测力计应在使用前校零
C. 拉线方向应与木板平面平行
D. 改变拉力,进行多次实验,每次都要使 O 点静止在同一位置

(3)某次实验中,该同学发现弹簧测力计A的指针示数稍稍超出量程,请你提出一个解决办法。

(1)人类对物质属性的认识是从宏观到微观不断深入的过程。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液体的分子势能与体积有关
b.晶体的物理性质都是各向异性的
c.温度升高,每个分子的动能都增大
d.露珠呈球状是由于液体表面张力的作用
(2)气体温度计结构如图所示。玻璃测温泡 A 内充有理想气体,通过细玻璃管 B 和水银压强计相连。开始时 A 处于冰水混合物中,左管 C 中水银面在 O 点处,右管D中水银面高出 O h 1 =14cm 。后将 A 放入待测恒温槽中,上下移动 D ,使 C 中水银面仍在 O 点处,测得 D 中水银面高出O点 h 2 =44cm 。(已知外界大气压为1个标准大气压,1标准大气压相当于 76cmHg
①求恒温槽的温度。

②此过程 A 内气体内能(填"增大"或"减小"),气体不对外做功,气体将(填"吸热"或"放热")。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