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探究功与物体速度变化的关系,现提供如图所示的器材,让
小车在橡皮筋的作用下弹出后,沿木板滑行,请思考探究思路并回答下列问
题.(打点计时器交流电频率为50 Hz)为了消除摩擦力的影响应采取什么措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当我们分别用同样的橡皮筋1条、2条、3条……并起来进行第1次、第2次、第3次……实验时,每次实验中橡皮筋拉伸的长度都保持一致,我们把第1次实验时橡皮筋对小车做的功记为W.
由于橡皮筋对小车做功而使小车获得的速度可以由打点计时器和纸带测出,如下图所示是其中四次实验打出的部分纸带.
试根据第(2)、(3)项中的信息,填写下表.
从表中数据可得出结论:
在“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的实验中
⑴ 某同学在接通电源进行实验之前,将实验器材组装如图所示.请你指出该装置中的错误或不妥之处(写出两处即可):
①
②
⑵ 改正实验装置后,该同学顺利地完成了实验,下图是他实验中得到的一条纸带,图中A、B、C、D、E为相邻计数点,相邻计数点的时间间隔是0.10s,标出的数据单位为cm,则打点计时器在打C点时小车的瞬时速度是m/s,根据纸带所提供的数据,算得小车的加速度大小为 m/s2.
(1)“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情况如图甲所示,其中A为固定橡皮筋的图钉,O为橡皮筋与细绳的结点,OB和OC为细绳。图乙是在白纸上根据实验结果画出的图。
①做好实验准备后,先用两个弹簧秤把橡皮条的结点拉到某一位置O,此时需要记录的是,和
②图乙中的F与F′ 两力中,方向一定沿AO方向的是_____。
③本实验采用的科学方法是。
A.理想实验法 B.等效替代法
C.控制变量法 D.建立物理模型法
(2)在“测定金属的电阻率”的实验中,用螺旋测微器测量金属直径时的刻度位置如图所示,用米尺测出金属丝的长L,金属丝的电阻大约为5
先用伏安法测出金属丝的电阻R, 然后根据电阻定律计算出该金属材料的电阻率。为此取来两节新的干电池、电键和若干导线及下列器材:
A.电压表0-3V,内阻10k
B.电压表0-15V,内阻50k
C.电流表0-0.6A,内阻0.05
D.电流表0-3A,内阻0.01
E.滑动变阻器,0- 10
F.滑动变阻器,0-100
①从图中读出金属丝的直径为m m
②要求较准确地侧出其阻值,电压表应选,电流表应选,滑动变阻器应选.(填序号)
③实验中他的实物接线如图所示,请指出该同学实物接线中的两处明显错误。
错误1
错误2
关于多用电表的使用: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多用电表是电压表、电流表、欧姆表共用一个表头改装而成的
B、多用电表测电压、电流时,红表笔的电势都高于黑表笔的电势
C、多用电表测电阻时,红表笔的电势高于黑表笔的电势
D、用多用电表测电压、测电流和测电阻时,电流都是从红表笔流入的
E、用多用电表测电压、测电流和测电阻时,都用到了表内的电源
F、测电阻时,必须把与被测电阻相接的电源分离
G、测电阻时,两个表笔要与待测电阻接触良好才能测得较准确,因此,应当用两手分别将两个表笔与电阻两端紧紧捏在一起
(2)用多用电表进行了几次测量,指针的位置如图所示。若多用电表的选择开关处于下面表格中所指的档位,相应读数是多少?请填在表格中。
xx#k.Com]
(3)下列操作为某同学用多用电表测一个电阻(阻值约为200Ω)的操作步骤。下面为已打乱的该同学测量时的操作步骤,请按正常操作排序:
A、将两表笔短接,调节欧姆档调零旋钮使指针对准刻度盘上欧姆档的零刻度
B、将两表笔分别连接到被测电阻的两端,读出Rx的阻值后,断开两表笔
C、调节定位螺丝,使电表指针指在左端零刻度线上
D、旋转选择开关使其尖端对准欧姆档Í10
E、旋转选择开关使其尖端对准OFF挡或交流最大档,并拔出两表笔
(4)用多用电表探测图甲所示黑箱发现:用直流电压挡测量,E、G两点间和F、G两点间均有电压,E、F两点间无电压;用欧姆挡测量,黑表笔(与电表内部电源的正极相连)接E点,红表笔(表电表内部电源的负极相连)接F点,阻值很小,但反接阻值很大。那么,该黑箱内元件的接法可能是图乙中的 。
(1)(4分)在“利用单摆测重力加速度”的实验中,测得单摆的摆角小于5°,完成n次全振动的时间为t,用毫米刻度尺测得的摆线长为L,用五十分度的游标卡尺测得摆球的直径d
|
如图是一个应用某逻辑电路制作的简单车门报警电路图。图中的两个按钮S1、S2分别装在汽车的两道门上。只要其中任何一个开关处于开路状态,发光二极管(报警灯)就发光。则该逻辑电路是门电路,并在图中画出这种门电路的符号;当S1、S2都闭合时,A、B的输入都为,Y端输出为;当S1断开时,端的输入为1,Y端输出为。(门电路有输入电压或有输出电压都记为1,无输入电压或无输出电压都记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