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所示,弹簧测力计和细线的重力及一切摩擦不计,物重G=1 N,则弹簧测力计A和B的示数分别为
| A.1 N, 0 | B.1, 2N |
| C.2 N, 1 N | D.1 N, 1 N |
如图4所示,在研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的实验中,若1、2两个相同的小车所受拉力分别为F1、F2,车中所放砝码的质量分别为m1、m2,打开夹子后经过相同的时间两车的位移分别为x1、x2,则在实验误差允许的范围内,有( )
| A.当m1=m2、F1=2F2时,x1=2x2 |
| B.当m1=m2、F1=2F2时,x2=2x1 |
| C.当F1=F2、m1=2m2时,x1=2x2 |
| D.当F1=F2、m1=2m2时,x2=2x1 |
在用实验探究加速度和力、质量的关系时,下列关于实验的思路和数据分析,正确的是( )
| A.实验的基本思想是:保持物体的质量不变,测量物体在不同力作用下的加速度,分析加速度与力的关系 |
| B.实验的基本思想是:保持物体所受力相同,测量质量不同的物体在该力作用下的加速度,分析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 |
| C.在处理实验数据时,以a为纵坐标,F为横坐标,根据数据在坐标系中描点,若这些点在一条过原点的直线上,说明a与F成正比 |
| D.在处理实验数据时,以a为纵坐标,m为横坐标,根据数据在坐标系中描点,若这些点在一条过原点的直线上,说明a与m成正比 |
在“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的实验中,关于平衡摩擦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平衡摩擦力”的本质就是想法让小车受到的摩擦力为零 |
| B.“平衡摩擦力”的本质就是使小车所受的重力的下滑分力与所受到的摩擦阻力相平衡 |
| C.“平衡摩擦力”的目的就是要使小车所受的合力等于所挂钩码通过细绳对小车施加的拉力 |
| D.“平衡摩擦力”时应将小车在钩码通过细绳和滑轮而拉动运动过程中进行调整 |
如果物体的a-
图象为通过原点的一条直线,则说明( )
| A.物体的加速度a与质量m成正比 |
| B.物体的加速度a与质量m成反比 |
| C.物体的质量m与加速度a成反比 |
| D.物体的质量m与加速度a成正比 |
一个人乘电梯从1楼到20楼,在此过程中经历了先加速,后匀速,再减速的运动过程,则电梯支持力对人做功情况是( )
| A.加速时做正功,匀速时不做功,减速时做负功 |
| B.加速时做正功,匀速和减速时做负功 |
| C.加速和匀速时做正功,减速时做负功 |
| D.始终做正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