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早在商周时期就确立了先进的政治制度。下列关于中国商周时期政治制度特点的表述,正确的是( )
①皇权至上 ②最高决策集团尚未形成权力的高度集中
③神权与王权的结合 ④深受宗法等级观念的影响
A.①②③④ | B.①②④ | C.①③④ | D.②③④ |
1980年10月邓小平在广东视察时说:“特区不是仅仅指深圳、珠海那几块地方,是指广东、福建两个省。单搞那一点地方不行,中央讲的是两个省。你们要充分发挥这个有利条件。对于搞特区,你们要摸出规律,搞出个样子来。”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几块地方”指的是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和海南岛 |
B.“有利条件”包括中央给予的特殊政策和高度的自治权 |
C.“单搞不行”体现中央政府对上海浦东开发的高瞻远瞩 |
D.“摸出规律”希望搞好特区对全国发展有重要战略意义 |
中共“八大”报告指出,第二个五年计划期间,在国家统一市场的领导下,将有计划地组织一部分自由市场,对所有商品,将实行按质分等论价办法,不仅不会破坏国家的统一市场,相反地,将会对国家的统一市场起有益的补充作用。由此可见,这个报告
A.有效纠正了公社化运动的失误 | B.全面总结一五计划的建设经验 |
C.提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 | D.针对苏联经济模式的有效反思 |
1919年,某新湖社社员暨《新潮》杂志主要撰稿人在面临个人婚事抉择时看重八字、命书,认为“这些命书,无论然否.要之我的婚事,乃听其主持,不得不看为一生绝大的纪念品”。该书例说明( )
A.新潮社是一个保守社团 | B.新式青年仍可接受传统婚俗 |
C.国人尚未认同西式婚俗 | D.八字、命书决定时人的婚姻 |
辛亥革命时期,湖北军政府的《湖北公报》在“发行凡例”中明确规定:“《湖北公报》为湖北法令公布机关……省城各司、处通行本省各县及其他公署并各团体之文书,均由《湖北公报》刊布,各司、处毋庸再以文书布告”……《湖北公报》记载了经济、军事、文化、社会生活等方面的内容,以下理解正确的是
A.可能会报道电影《定军山》首映成功 |
B.刊登的孙中山讲话可作为第二手史料 |
C.可能会刊登台湾架设第一条有线电报线 |
D.报刊上的法令文件可作为第一手史料 |
梁启超是近代历史上“多变”的典型,经常处在“今日之我与昨日之我战”的状态。除梁启超外,康有为、严复、孙中山等很多人均是“多变”的代表,这几乎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个普遍现象。这在本质上体现了
A.中国的现代化发展迅速 | B.近代中国社会的变迁剧烈 |
C.西方文化冲击日益深入 | D.旧民主主义革命陷入绝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