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读图题:(共10分)
材料一 如图
       
图(A)                        图(B)
材料二:煤的大规模开采和使用,在提供动力以推动工厂的开办和蒸汽机的运转,在方便人们生活的同时,又释放出大量的尘埃、二氧化碳、二氧化硫和其他有害物质。18世纪伦敦上空出现烟雾现象,造成植物枯死。晾晒的衣服变黑,即使白天也需要人工照明,甚至造成许多居民患病或死亡。
请回答:
材料一中图(A)的人物是谁?他的突出成就是什么?把人类带入什么时代?
材料一中图(B)采用什么动力装置?这个动力装置推动了哪种能源工业的发展?
材料二表明英国在经济发展中出现什么问题?结合材料二,归纳此问题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
你认为我国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应该怎样注意材料二中出现的问题?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图片——历史的见证。

建国65年以来,我国在许多领域取得了一个个令世人瞩目的成就。仔细观察下列图片,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⑴图一是《上海群众庆祝社会主义改造的伟大胜利》的图片。这里所说的“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于哪一年?其意义是什么?
⑵图二“东方红”一号的成功发射使我国在哪一领域跻身世界先进行列?
⑶“开怀大笑乔冠华,喜迎中国外交年”。在1971年的第26届联合国大会上,让乔冠华开怀大笑(图三)的事件是什么?
⑷图四是《小岗村农民喜获丰收》的图片。小岗村农民喜获丰收是因为我国在农村实行了什么政策?

⑸结合上述史实,你认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取得巨大成就的原因有哪些?(写出两点,2分)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未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争传客从台湾来。”这首改编的《回乡偶书》反映出:
①历史上海峡两岸曾长期隔绝
②如今海峡两岸有了交往
③台湾同胞浓烈的思乡之情
④台湾已回到祖的怀抱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仔细观察下图,请回答:

五星红旗在联合国大厦前飘扬
(1)五星红旗第一次飘扬在联合国大厦前是哪一年?(2ˊ)
(2)为什么会出现上述情景?(2ˊ)
(3)你认为这一事件对我国来说有何意义?(2ˊ)
(4)之后,中国外交取得重大突破,请举两例说明。(4ˊ)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54年6月周恩来访问印度,同印度总理尼赫鲁进行了会晤,周恩来发表了重要讲话:“各国不分大小强弱,不论社会制度如何,是可以和平共处的……”尼赫鲁十分赞同周恩来的看法,欣然与周恩来发表了联合声明。
材料二:周恩来在 A会议上说:“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团结而不是来吵架的,是来求同而不是来立异的。我们的会议应该 B”。呼吁亚非各国撇开分歧,加强团结。
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新中国外交的哪一重大原则?(2ˊ)它的提出和倡导产生了什么影响?(2ˊ)
(2)材料二的A指的是什么会议?(2ˊ)B指的是周恩来在这个会议上提出的什么方针?(3ˊ)这个方针的提出发挥了怎样的作用?(2ˊ)

习近平指出:“实现民族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这一“中国梦”道出了中国近代以来历史发展的主线,描绘了近代以来中华民族为断求索、不懈奋斗的历史,将中国的昨天、今天和明天连成一线。据此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⑴为了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19世纪下半期到20世纪初,在经济、政治、思想三大领域,先进的中国人不断探索,先后进行了哪些重大实践活动?(各列举一例,3分)
⑵为了摆脱外来侵略,实现国家独立,中华民族进行了不懈的抗争。其中哪一次战争的胜利是近代一百多年中国反抗外来侵略斗争的第一次完全胜利?
⑶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人民经过长期斗争,战胜各种艰难险阻,终于在1949年建立了新中国。这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开辟了怎样的历史新纪元?
⑷20世纪的最后20多年至今,中国进行了一场卓有成效的社会变革。这场变革以什么历史事件为端?引领中国最终走向民富国强道路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⑸如今,中国的发展已经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为了早日实现“中国梦”,我们当代中学生应该怎样做?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