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比法是化学研究物质的重要方法之一。草酸的化学性质与碳酸相似。已知碳酸易分解,草酸在受热条件下也分解,仅生成三种氧化物。某校研究性学习小组对此展开探究:
⑴ 小明首先根据草酸中含有 元素,可推测生成物中含有水。
⑵ 小明对分解生成的其他产物进行猜测、验证:
【假设一】生成物中有二氧化碳
实验一:将生成的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实验现象是 ,小明据此判断生成物中含有二氧化碳。
【假设二】生成物中有一氧化碳
实验二:小明用右图装置进行实验,从而证明生成物中含有一氧化碳。
请回答:A装置中黑色固体粉末是 (填化学式),
A装置中的实验现象是 。
⑶ 讨论交流:小芳认为,小明的“实验二”不需要B装置也能够推断出生成物中含有一氧化碳,你是否支持小芳的观点: (填“支持”或“不支持”),请说出你的理由: 。小芳认为,从环保的角度看,“实验二”装置有一个缺陷,请你指出该缺陷: ,处理的方法是 。
小芳将一氧化碳通入铜和氧化铜混合粉末共10克的试管中,加热至黑色粉末全部转变成红色后,冷却,称得试管中铜粉为9克,求原混合物中氧化铜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
某化学小组成功完成了下图所示实验(装置气密性良好),验证了二氧化碳的组成。
探究过程如下:
1. 称量装有干燥块状木炭的试管D,质量为50.7g,装有碱石灰的装置C质量为112.3g,连接A、B、D装置;
2. 从长颈漏斗加入足量3%的过氧化氢溶液,连接C装置,点燃酒精灯;
3.待D中发生反应,熄灭酒精灯,冷却;
4. 称量试管D及剩余固体的质量为50.1g,装置C的质量为114.5g
已知:碱石灰的成分是氧化钙和氢氧化钠,木炭中的杂质不参与反应,B、C中所装药品足量,能完全吸收相关物质。请回答下列问题:
装置A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该反应属于反应
酒精灯加热的作用是
为减小误差,步骤Ⅲ冷却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是
根据实验数据计算参加反应的氧气的质量为(列式并计算),从而计算出二氧化碳中碳、氧元素的质量比。
溶液中含有
、
、
、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成红色。某化学兴趣小组想探究
溶液使无色酚酞试液变成红色的原因。
【提出问题】
溶液中的什么成分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
【猜想】猜想1:
溶液中的
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
猜想2:
溶液中的
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
猜想3:
溶液中的(填化学式)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
【实验探究】
实验操作 |
|
反应② |
实验现象
结论 |
||
①用试管取少量蒸馏水,滴入1-2滴无色酚酞试液 |
试管内溶液不变色 |
猜想1不成立 |
②用试管取少量
溶液,滴入1-2滴无色酚酞试液 |
猜想2不成立 |
|
③,滴入1-2滴无色酚酞试液 |
试管内溶液变红 |
【讨论反思】有同学认为猜想①不需要实验验证就可以排除,你认为该同学理由是_。
【拓展】①向
溶液中滴入几滴无色酚酞试液,观察到的现象是;
②
固体应保存。
小东、小林和小雨同学对氢氧化钠溶液使酚酞溶液变红的现象很感兴趣,决定做实验进行探究:氢氧化钠溶液中到底是哪一种粒子使酚酞溶液变红?实验中可供使用的用品有盐酸、氯化钠溶液、氯化钙溶液、氢氧化钠溶液、碳酸钠溶液、酚酞溶液及若干支试管。
【提出假设】假设(1):使酚酞溶液变红的是
。
假设(2):使酚酞溶液变红的是
。
假设(3):使酚酞溶液变红的是。
小东认为不做实验即可说明假设(1)不成立,原因是。
【实验验证】(完成下列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及实验结论)
实验步骤 |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1) |
向装有氢氧化钠溶液的试管中滴加酚酞溶液 |
溶液变为红色 |
|
(2) |
小雨认为向实验步骤(1)后的试管中加入盐酸也可得出正确结论,你同意她的观点吗?(填"同意"或"不同意")。
【实验拓展】
小林将酚酞溶液滴入碳酸钠溶液中,发现溶液也变红。他们经过分析、讨论、归纳,得出的结论是。
下图是初中化学的几种常用仪器用品,根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⑤的名称是。实验室用
固体加热制氧气应选用的仪器用品是(填序号)。
(2)③⑤⑦组合可制备 、 、 ,试写出用此装置制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实验前检查此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
某学校化学课外活动小组,对铜制品生锈很很感兴趣.经查阅资料,知道铜锈的主要成份是碱式碳酸铜,俗称铜绿,化学式为
Cu2(OH)2CO3.他们在探究中发现,铜绿受热分解后,除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蒸气外,试管中还有一些黑色粉末状固体.为了更清楚地了解这种黑色粉末,小明和小娜准备通过实验探究,进一步分析黑色固体的组成,并验证产生的气体:
(1)提出问题:黑色固体是什么?
(2)猜想与假设:
(3)设计实验方案:
向试管中的黑色固体滴加足量的 (填化学式)溶液,充分反应后,观察固体的溶解情况和所得溶液的颜色;
(4)现象与结论:
小刚和小娜经过实验之后,都给自己的猜想做了正确的评价.如果你的猜想是正确的话,实验现象应为: .
(5)若用如图所示装置验证两种气体生成物(无水硫酸 铜遇水变蓝),应将生成的混合气体先通过 B 装置,.当将气体通入装置A进行验证,气流应从 口通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