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知反应A2(g)+2B2(g) 2AB2(g)的ΔH<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升高温度,正向反应速率增加,逆向反应速率减小 |
B.升高温度有利于反应速率增加,从而缩短达到平衡的时间 |
C.达到平衡后,升高温度或增大压强都有利于该反应平衡正向移动 |
D.达到平衡后,降低温度或减小压强都有利于该反应平衡正向移动 |
近年来,冠以“绿色”的新概念不断产生,如绿色食品、绿色材料、绿色能源、绿色化学等,这里的“绿色”是对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形象表述。“绿色化学”要求从经济、环保和技术上设计可行的化学反应。据此,由单质镁制硝酸镁的下列四个方案中,你认为可行而且符合“绿色化学”要求的方案是 ( )
A.Mg![]() |
B.Mg![]() ![]() ![]() |
C.Mg![]() ![]() |
D.Mg![]() ![]() |
将浓硝酸滴在石蕊试纸上,产生的现象是 ( )
A.变红色 | B.先变红,后变黑 |
C.变蓝色 | D.先变红,后褪色 |
0.5 mol硝酸铵在一定条件下可分解成0.2 mol硝酸和16.2 g水以及另外一种气态物质,该气态物质可能是( )
A.NO | B.N2O | C.N2O3 | D.N2 |
把aL含(NH4)2SO4和NH4NO3的混合液分成两等份,一份用bmol NaOH刚好把NH3全部赶出,另一份与BaCl2溶液完全反应,消耗cmol BaCl2。则原溶液中N的物质的量浓度(单位mol·L-1)为 ( )
A.![]() |
B.![]() |
C.![]() |
D.![]() |
如图是课外活动小组的同学设计的4个喷泉实验方案。下列有关操作不可能引发喷泉现象的是 ( )
A.挤压装置①的胶头滴管使CCl4全部进入烧瓶,片刻后打开止水夹 |
B.挤压装置②的胶头滴管使NaOH溶液全部进入烧瓶,片刻后打开止水夹 |
C.用鼓气装置从装置③的a处不断鼓入空气并打开止水夹 |
D.向装置④的水槽中慢慢加入足量浓硫酸并打开止水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