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12表示我国某区域的三个发展阶段,读图回答问题。
(1)从交通和城市发展角度说明该区域空间结构的变化特点。
(2)推测该区域从甲到丙的发展过程中,产业结构的变化情况。
(3)为了给城市居民提供新鲜的蔬菜花卉禽肉蛋奶制品,城市周边的农民现在主要从事蔬菜花卉种植,家禽奶牛养殖等,称 农业,导致农民农业生产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该区域从甲到丙的发展过程中,随着城市的扩大,给城市周边农业发展带来了怎样的压力,对策有哪些?
读意大利波河流域图及相关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下图为波河流域图
材料二波河是意大利最大的河流,水量充沛,常发生大洪水,流域面积约为7.5万平方千米,流域内水能资源丰富。该河流中下游流经著名的波河大平原(该平原西部和北部接高大连绵的阿尔卑斯山脉,南临亚平宁山脉),没有进行大规模的开发,多在其一些支流上游兴建水利工程。波河中下游含沙量高,河道蜿蜒曲折,极易淤塞,现在河口三角洲每年新增土地约81公顷。
(1)试述波河流域图所示地区城市的空间分布特点。
(2)波河丰水期持续时间较长,枯水期仅出现在夏末秋初,试分析其原因。
(3)对波河流域的综合治理与开发,提出你的建议?
阅读图和相关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由A→B→C气温年较差、年降水量具有怎样的变化规律?A、B、C所在自然区最显著的气候特征是什么?
(2)该地区自A到C,自然景观呈现出怎样的变化?影响这种变化的主导因素是什么?
图中甲位于华北平原,乙位于长江中下游平原。读图回答下列小题。下列现象中,甲、乙两地共有的是()
A.广泛种植水稻 | B.水运发达 |
C.冬季河流结冰 | D.雨热同期 |
甲、乙两地耕作制度不同,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A.海拔 | B.水分 |
C.土壤 | D.热量 |
关于乙地农业生产的叙述,正确的是()
A.粮食种植业精耕细作 |
B.全国最重要的小麦、玉米产区 |
C.与东北平原相比,更利于大型农业机械化操作 |
D.人口多,长期以来需要从区域外调入大量粮食 |
目前甲、乙两地可持续发展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分别是()
A.旱涝盐碱危害、沙漠化严重 |
B.多风沙危害、水资源短缺 |
C.生态破坏严重、多旱涝灾害 |
D.水资源短缺、酸雨危害严重 |
阅读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盐度是指每千克海水中所含溶解盐类物质的总量。决定海水盐度高低的因素主要是气候,陆地径流及本区海水与外部海水的交换情况。
材料二世界某区域图(下图)
红海是世界上盐度最高的海区。
(1)依据图文资料,简要分析红海盐度高的自然原因。
东非裂谷被称为“地球上最大的伤疤”。
(2)说明东非裂谷的形成原因。
(3)说出尼罗河沿岸A至B所经过的自然带名称,并说明其所体现的地域分异规律。(4)
2014年8月15日,世界海拔最高的拉日铁路(拉萨至日喀则西)正式开通运营。拉日铁路全长253千米,其中,近90千米穿过位于板块交界地带的雅鲁藏布江谷地,桥隧总长115.7千米。拉日铁路每米造价超过5万元,是中国目前在高原地区建设的造价最高的铁路。结合下图和文字资料,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简述图示地区的地形特点。
(2)简要分析拉日铁路造价高的自然原因。
(3)说明地表形态对图中城市形成、发展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