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很了解自己的学生,他知道高柴愚钝,曾参性子慢,子张好偏激,子路爱冲动,就有针对性地对他们进行教育,发挥他们的长处,帮助他们克服不足”。对这句话最准确的认识是( )
A.以“德”教化人 | B.有教无类 | C.因材施教 | D.当仁不让于师 |
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空前严重的经济危机,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纷纷寻找对策。下列历史事件的发生,与这次经济危机没有直接关系的是
A.美国采取措施,调整资本主义制度 |
B.苏俄实行新经济政策 |
C.日本发动侵略中国的“九·一八”事变 |
D.希特勒上台,德国法西斯独裁统治的建立 |
有的学者认为:危机并不一定就绝对是一件不好的事情。“危机”这个词本身就包含着“危害”和“机会”两层含义。下列史实不能够验证这一结论的是
A.面对分裂势力的挑战,美国通过战争维护了国家统一 |
B.面对一战带来的灾难,列宁领导了俄国十月革命 |
C.面对经济危机的打击,德国走上了法西斯的道路 |
D.面对幕府统治的危机,日本通过改革走上资本主义道路 |
20世纪30年代,在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打击下,西方人士纷纷前往某国取经。它的经济的一枝独秀和所采取的“计划”方式,引起了西方世界的极大兴趣。西方一名记者从该国回去后告诉国人:“我看到了未来,它行得通。”一时间,“计划”成为最时髦的词。文中的“某国”应该是
A.苏联 | B.波兰 |
C.印度 | D.中国 |
美国总统奥巴马2012年1月5日宣布推出一项新军事战略,表示将美国军事重心转向亚太地区。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为“安排”这一地区,美国曾倡议召开了
A.巴黎和会 | B.华盛顿会议 |
C.雅尔塔会议 | D.万隆会议 |
20世纪30年代,一位莫斯科居民要通过信件与外国友人联系时,他在寄信人地址栏中应该填写的国名是
A.沙皇俄国 | B.苏维埃俄国 |
C.苏联 | D.俄罗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