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30年代,在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打击下,西方人士纷纷前往某国取经。它的经济的一枝独秀和所采取的“计划”方式,引起了西方世界的极大兴趣。西方一名记者从该国回去后告诉国人:“我看到了未来,它行得通。”一时间,“计划”成为最时髦的词。文中的“某国”应该是
A.苏联 | B.波兰 |
C.印度 | D.中国 |
对1929年——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表述正确的是()
①本主义的基本矛盾是发生经济危机的根源
②英、法没有遭到经济危机的打击
③使国际关系格局发生重大变化
④经济危机后,意大利法西斯上台
A.①② | B.②③④ | C.①③ | D.②④ |
1929――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特点不包括()
A.持续时间时间特别长 | B.波及范围特别广 |
C.产品积压特别多 | D.破坏性特别大 |
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的共同点是()
①数帝国主义国家操纵
②是帝国主义重新瓜分世界的分赃会议
③会议暂时调整了列强之间的矛盾,但也埋下了新的矛盾
④两会都损害了中国的利益
A.①②③④ | B.②③ | C.②③④ | D.③④ |
既是“一战”的战胜国,又参加了巴黎和会,但未在《凡尔赛和约》上签字的国家( )
①中国②美国③日本④法国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①④ |
苏联工业总产值在世界排名中的位次发生显著变化的国际因素是()
在世界所占位次 |
|
1928年 |
5 |
1932年 |
3 |
1937年 |
2 |
A、第一次世界大战 B、法西斯主义横行
C、世界性经济危机 D、第二次世界大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