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图是美国宇航局2012年7月4日拍摄的太阳活动(耀斑)剧烈爆发图像,大量带电粒子喷射到太空。读图回答问题。
下载附件 (58.79 KB)
2、2222我、2图示太阳活动发生在太阳大气层的 ( )
A. 光球层 B. 色球层
C. 日冕层 D. 大气层之外图示的太阳活动 ( )
| A.没有周期性规律,可能持续较长的一段时间 |
| B.地球是太阳系中最先受其影响的行星 |
| C.导致地球表面太阳辐射强度的季节变化 |
| D.高峰年极端天气现象的频率增加 |
读图,回答问题。
表示1月初赤道上的点是()
|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3月21日这一天,位于北回归线以北的点是
()
| A.②③ | B.①② |
| C.③④ | D.③④⑤ |
图中⑤表示的可能是()
| A.12月22日北极点 | B.6月22日北极圈 |
| C.12月22日南极点 | D.12月22日南极圈 |
若⑥地为极昼最大范围纬线,且此时地球位于公转轨道远日点附近,则当日太阳
直射()
| A.22°30′N | B.23°26′N |
| C.22°30′S | D.23°26′S |
读下列我国第五次和第六次人口普查相关数据资料,回答问题。
与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
①老龄化程度越来越严重
②已达到环境人口容量
③人口素质显著提高
④处于城市化缓慢增长阶段
|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③ | D.②④ |
我国第六次人口普查人口年龄结构最接近下图中的()

| A.甲 | B.乙 | C.丙 | D.丁 |
第六次人口普查结果表明广东省已成为全国人口第一大省,但未进入人口老龄化的原因是()
| A.人口自然增长率高 |
| B.青壮年劳动力迁入数量多 |
| C.城市化速度缓慢 |
| D.家庭规模减小 |
读2011年我国冬小麦开始收获期分布示意图。
山东省麦收时间地区差异与影响因素的正确组合是()
| A.由南向北——温度 |
| B.由西向东——降水 |
| C.由西向东——温度 |
| D.由西南向东北——降水 |
若要对冬小麦的产量进行估算,可采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 A.互联网技术 | B.地理信息系统 |
| C.遥感技术 | D.全球定位系统 |
读下列表格,回答问题。
| 地点 |
纬度 |
气温(℃) |
降水量(mm) |
|||
| 一月 |
七月 |
一月 |
七月 |
全年 |
||
| 甲 |
23°08′ |
13.3 |
28.4 |
20.0 |
210.0 |
1614.1 |
| 乙 |
39°48′ |
-4.7 |
26.0 |
2.6 |
196.0 |
682.9 |
| 丙 |
48°58′ |
3.5 |
18.4 |
54.3 |
53.6 |
647.4 |
| 丁 |
49°17′ |
4 |
19.0 |
194.3 |
45.0 |
1465.3 |
根据表中信息判断四地位置,可能的是()
| A.甲在南非西南部 | B.乙在欧洲西部 |
| C.丙在内蒙古西部 | D.丁在北美大陆西岸 |
丁地降水特别丰沛,主要原因是()
| A.来自海洋的暖湿气流受地形阻挡抬升大量降水 |
| B.位于中纬度地区,台风活跃 |
| C.海陆热力差异形成的季风环流显著 |
| D.受寒流影响,大气中水汽含量丰富 |
下列关于乙、丙两地地理现象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两地冬、夏风向都有明显转换 |
| B.两地粮食作物以小麦为主 |
| C.两地均位于亚欧大陆东岸 |
| D.两地的农业产品商品率高 |
图中a、b、c、为等值线,且数值a>b>c,读图回答。
若等值线弯曲是洋流影响所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北大西洋暖流影响 |
| B.加利福尼亚寒流影响 |
| C.东澳大利亚暖流影响 |
| D.秘鲁寒流影响 |
关于该等值线图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若为等温线图,等温线弯曲为地形所致,则该处是山脊 |
| B.若为等高线图,则乙处气压比丙处高 |
| C.若为等压线图,则该地天气晴朗,甲地吹偏北风 |
| D.若为低空垂直等压线图,则该处近地面垂直气流为下沉气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