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一句话概括下面这段文字(必须用上“圣人”、“魔鬼”这两个词,不能超过二十个字)
有个画家很想画耶稣,但苦于找不到一位纯真的人来做模特。后来,修道院里的一位清纯质朴有着美好声誉的年轻修士使画家如愿以偿。圣像完成后,画家一举成名,财源滚滚来,那位模特儿修士也获得一笔丰厚的赏金。后来,画家觉得画了圣人耶稣,就该再画一幅魔鬼撒旦才对。世上怎么会只有圣人而没有魔鬼呢?于是,画家就决定画魔鬼撒旦。很快,他在监狱里找到了魔鬼撒旦的模特。谁知那位即将被画成魔鬼的犯人面对画家失声痛哭道:“您以前画的圣人就是我,想不到您现在画魔鬼找的还是我!”。画家大惊失色地说:“这怎么可能呢?”那人痛哭流涕地说:“我得了你那笔赏金后再也无心修道了,便一味地去寻欢作乐。钱用光了,欲望却已遏制不住,只好去骗、去偷、去抢……最后案发被捕入狱。”画家掷笔长叹而去。
有些书评只言片语,便能表现一些作品的写作特点,例如:《诗经》——先民的且歌且吟;《庄子》——心灵的独舞,哲学的天籁。请参照以上示例,选择你熟悉的两部名著(古今中外均可),拟写一句话的书评。
(1)《》
(2)《》
下面一段文字是介绍心理学上由一个实验得出的著名理论——“破窗理论”,阅读后请回答两个问题。
美国心理学家詹巴斗曾经做过一个"偷车实验",将两辆一模一样的轿车分别放在一个环境很好的中产阶级社区和环境比较脏乱的贫民区,结果发现贫民区的车很快被偷走了,而另一辆几天后仍然完好无损;如果将中产阶级社区的那辆车的天窗玻璃打破,几个小时后,那辆车也被偷了。后来,在此实验基础上,美国政治学家威尔逊和犯罪学家凯林提出了著名的"破窗理论":如果有人打坏了一栋建筑上的一块玻璃,又没有及时修好,别人就可能受到某些暗示性的纵容,去打碎更多的玻璃。
(1)请给出一句话结论。
(2)请列举两点“破窗理论”对我们的启发。
①
②
某市交通标语已经历了三次变脸:由以说教为主,较严肃呆板的“严禁酒后驾车”等, 变到更多地使用提示性语言,以及“请”、“您”等敬语的“请系好安全带”、“交警提醒您不要横穿公路”等。第三次变脸则更注重人性化、亲和力。
请写一条具有人性化、亲和力特点的交通标语(运用对偶或排比的方法)。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以下材料,完成后面的题目。
因陕西省旬阳县国土资源局拖欠200万元工资及材料款,来自四川广元的包工头乔大普制作了一本“讨薪挂历”。乔大普说,看到有农民工制作了“讨薪扑克”,就想到制作“讨薪挂历”记录讨薪经历和心理变化。
当前农民工依法维权难、维权成本高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他们的工资原本就不高,工资被拖欠后连生存都困难,哪还能耗得起旷日持久的官司?有一些通过法律讨薪的农民工,最后所讨要的工钱还不够官司本身的花费。于是那些“偏招怪招”就成为他们万般无奈后的选择了。
用一句话概括以上材料所说的现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以下材料,完成后面的题目。
因陕西省旬阳县国土资源局拖欠200万元工资及材料款,来自四川广元的包工头乔大普制作了一本“讨薪挂历”。乔大普说,看到有农民工制作了“讨薪扑克”,就想到制作“讨薪挂历”记录讨薪经历和心理变化。
当前农民工依法维权难、维权成本高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他们的工资原本就不高,工资被拖欠后连生存都困难,哪还能耗得起旷日持久的官司?有一些通过法律讨薪的农民工,最后所讨要的工钱还不够官司本身的花费。于是那些“偏招怪招”就成为他们万般无奈后的选择了。
用一句话概括以上材料所说的现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