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如图表示细胞膜的结构示意图,其中a和b为物质的两种运输方式,下列对细胞膜结构和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如图示为肝细胞膜,则CO2的运输方向是Ⅱ→I
B.细胞间的识别、免疫与①有关,细胞的癌变与①无关
C.适当提高温度将加快②和③的流动速度
D.若某毒素破坏细胞内线粒体的功能,则会影响b过程
科目 生物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基本规律及其应用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按下表设计进行分组实验,在相同的适宜条件下培养8~10小时。下列根据实验结果进行的分析,正确的是

实验材料
取样
处理
分组
培养液
供氧情况
适宜浓度
酵母菌液
50ml
破碎细胞
(细胞器完整)

25ml
75ml
无氧

25ml
75ml
通氧
50ml
未处理

25ml
75ml
无氧

25ml
75ml
通氧

A.甲组不产生CO2而乙组产生 B.甲组的酒精产量与丙组相同
C.丁组能量转换率与丙组相同 D.丁组的氧气消耗量大于乙组

细胞的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都可能产生可遗传的变异,其中仅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的变异是

A.非同源染色体之间自由组合,导致基因重组
B.染色体复制时受诱变因素影响,导致基因突变
C.非同源染色体某片段移接,导致染色体结构变异
D.染色体不分离或不能移向两极,导致染色体数目变异

甲型H1N1流感病毒能在宿主细胞内繁殖,其主要原因是该病毒

A.基因组变异过快 B.基因复制和表达过程过于简单
C.利用宿主细胞的酶完成基因复制和表达 D.基因和蛋白质的结构与宿主的相似性很高

刺激某神经元会引起后一个神经元兴奋。当给予某种药物后,再刺激同一个神经元,发现神经冲动的传递被阻断,经检测,突触间隙中神经递质的含量比给药物前明显减少。该药物的作用机理是

A.增强突触后膜的通透性 B.抑制突触后膜受体的功能
C.增强突触前膜的通透性 D.抑制突触前膜递质的释放

生物体的下列生理过程中,无ADP生成的是

A.效应B(浆)细胞分泌抗体 B.胃蛋白酶催化蛋白质的分解
C.叶绿体内五碳化合物的生成 D.番茄根毛细胞对Mg2+的吸收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