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0年8月7日,甘肃省舟曲县发生特大泥石流后,各地的救援物资远远不断运往灾区。下图为地方捐助的一种国家准字号补铁补血用药——复方硫酸亚铁叶酸片,其主要成分是绿矾——硫酸亚铁晶体(FeSO4·7H2O)。
Ⅰ、某校课外活动小组为测定该补血剂中铁元素的含量特设计实验步骤如下: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步骤②中加入过量H2O2的目的是 。
(2)步骤③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3)步骤④中一系列处理的操作步骤是:过滤、 、灼烧、 、称量。
(4)若实验无损耗,则每片补血剂含铁元素的质量为 g(用含a的代数式表示)。
Ⅱ、灾难过后,灾区的饮用水变得非常的浑浊,不能饮用。因此对污染的饮用水的处理成了非常重要的事,其中处理的方法有很多:
(1)可以用适量绿矾和氯气一起作用于污染的自来水,而起到较好的净水效果;理由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 ; 。
(2)在使用过程中发现绿矾和氯气的混合使用对酸性废水中的悬浮物处理效果较差,其原因是 。
A、B、C、D、E、F六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有如图所示相互转化关系,所有反应物和生物均已给出。
(1)若B是一种淡黄色固体,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可实现自然界中D、E的循环,反应③是呼吸面具中发生的反应。则A的化学式为,F的化学式为,反应①的离子方程式为。
(2)若D能使淀粉溶液变为蓝色,B的焰色反应为黄色,反应①、②、③均为溶液中的置换反应,A、D、E为卤素单质。则A、D、E的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用序号表示),其中A的化学式是;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为。写出工业上获得E的化学方程式。
已知X、Y、Z、W为四种短周期元素,其原子序数依次增大,且由这些元素所组成的单质在常温下均呈气态。X、Y、W处于不同周期,且在一定条件下其单质能发生反应:
甲、乙可化合生成离子化合物丙。试回答下列问题:
(1)W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周期、族;Y2的电子式是。
(2)X、Y、Z原子半径由大到小顺序为(写元素符号);丙的水溶液呈酸性,用离子方程式表示其原因。
(3)X、Z可组成四原子化合物丁,其化学式为,此分子中含有的共价键类型为 。
(4)X、Y组成的液态化合物Y2X416g与足量的丁反应生成Y2和液态水,放出QkJ(Q>0)的热量,请写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Y2X4还可以和Z2构成清洁高效的燃料电池,若电解质溶液为NaOH溶液,则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合金已成为飞机制造、化工生产等行业的重要材料。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为测定某含镁3%~5%的铝镁合金(不含其它元素)中镁的质量分数,设计下列两种不同实验方案进行探究。填写下列空白。
〖实验方案一〗将铝镁合金与足量NaOH溶液反应,测定剩余固体质量。实验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实验步骤〗
(1)称取5.4 g铝镁合金粉末样品,溶于V mL 2.0 moI·L-1NaOH溶液中,充分反应。则NaOH溶液的体积V ≥ 。
(2)过滤、洗涤、干燥、称量固体。该步骤中若未洗涤固体,测得镁的质量分数将 (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
〖实验方案二〗将铝镁合金与足量稀硫酸溶液反应,测定生成气体在通常状况(约20℃,1.01×105Pa)的体积。
〖问题讨论〗(3)同学们拟选用下列实验装置完成实验:
①你认为最简易的装置其连接顺序是(填接口字母,可不填满):
A接( )( )接( )( )接( )
②实验开始时,先打开分液漏斗上口的玻璃塞,再轻轻打开其活塞,一会儿后稀硫酸也不能顺利滴入锥形瓶。请你帮助分析原因。 。
③实验结束时,在读取测量实验中生成氢气的体积时,你认为合理的是 。
A.待实验装置冷却后再读数 |
B.上下移动量筒F,使其中液面与广口瓶中液面相平 |
C.上下移动量筒G,使其中液面与广口瓶中液面![]() |
D.视线与![]() |
有机物F(C13H16O2)是一种芳香酯,可用作香精的调香剂。如下图是该有机物的合成路线: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反应②中另加的试剂是;反应⑤的一般条件是:。
(2)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为。
(3)反应⑦的化学方程为。
(4)上述合成路线中属于取代反应的是 (填编号)。
(5)C的同分异构体有多种,其中能发生水解反应的有机物有 种。
A、B、C、D、E、F、G七种物质间存在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其中A、B、D、G含有同种元素。
已知:(Ⅰ)A为金属单质; B为红褐色固体;E为密度最小的气体;G为浅绿色溶液。
(Ⅱ)D为黄色溶液,能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
(Ⅲ)D能将某种氧化物氧化为F,F是含有三种元素的化合物。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反应中属于置换反应的是(填序号)。
(2)G生成B有多种途径。若在G的溶液中加入与G等物质的量的Na2O2,恰好使G转化为B,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反应③(即D将某种氧化物氧化为F)的离子方程式。
(3)D的水溶液显酸性,请用离子方程式解释原因。
(4)实验室制取C的化学方程式为 。
对气体C进行如下实验。已知整个反应过程中,每消耗0.1mol KI,转移的电子数约为3.612×1023个。请按照要求填空:
实验步骤 |
实验现象 |
用化学用语解释 |
将少量气体通入淀粉KI溶液 |
溶液最初变成色 |
(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
继续通入气体 |
溶液逐渐变成无色 |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