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所示,小明将刻度尺的一端紧压在桌面上,拨动伸出桌面的一端会听到声音。逐渐增加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会听到钢尺发出声音的音调逐渐变 。当钢尺伸出桌面超过一定长度时,虽然用同样的力拨动钢尺振动,却听不到声音,此时钢尺发出的声波是 (选填“超声波”或“次声波”)。
为了探究“电磁铁的磁性强弱与哪些因素”有关,做了以下几次实验,实验现象如图所示.根据图示现象回答下列问题:
(1)通过观察图甲中A与B两个电磁铁,当通过线圈的电流相同时、有无铁芯相同时,电磁铁线圈的匝数越多,它的磁性就越 .
(2)通过观察图甲中B与C两个电磁铁,当通过线圈的电流相同时、线圈的匝数相同时, 铁芯的电磁铁,它的磁性就越强.(选填“有”或“无”)
(3)通过观察图乙与图丙,当线圈的匝数相同、有无铁芯相同时,电磁铁的电流越 ,它的磁性就越强.
(4)结论: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有 .
在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的实验中,在水平桌面上铺上粗糙程度不同的物体(如毛巾、棉布、木板等),让校车自斜面顶端静止开始滑下.观察同一小车从同一高度滑下后,在不同表面上运动的距离如图所示.
(1)结论:平面越光滑,小车运动的距离越 ,这说明小车受到的阻力越 ,速度减小得越 .
(2)推理:如果运动物体不受力,它将永远做 .
小明发现妈妈在腌制萝卜块时,新鲜的萝卜块在盐水中是漂浮的,浸泡几天后,原来漂浮的萝卜块又沉在了容器底.
他与几位同学对这一现象进行探究,提出如下猜想:
猜想1:可能是由于水的蒸发,盐水密度增大,导致萝卜块下沉;
猜想2:可能是浸泡几天后,萝卜块质量变大,导致萝卜块下沉;
猜想3:可能是浸泡几天后,萝卜块体积变小,导致萝卜块下沉.
经过一番讨论后,他们马上否定了猜想1,你认为他们否定的原因是 .
接着他们就猜想2和猜想3进行了如下实验操作.
①取三块新鲜的萝卜块,编上编号A、B、C,分别测出它们的质量和体积;
②配制一大杯盐水;
③将三块萝卜块放在盐水中,起初处于漂浮状态.几天后,发现萝卜块沉底后将其捞出擦干,分别测出其质量和体积,并记录实验数据如下表.
萝卜块编号 |
质量/g |
体积/cm3 |
||
放入盐水前 |
放入盐水后 |
放入盐水前 |
放入盐水后 |
|
A |
63.6 |
58.2 |
54.8 |
48.5 |
B |
47.3 |
42.5 |
42.2 |
35.4 |
C |
79.3 |
69.8 |
70.8 |
58.2 |
请分析上表实验数据可知:
(1)猜想2是 (选填“正确”或“错误”)的.
(2)有同学认为猜想3是正确的,他认为萝卜块体积变小,浮力变小,导致萝卜块下沉.但也有同学认为这种分析错误的,理由是 .
(3)综合分析上表数据,导致萝卜块下沉的原因是 .
在探究“电压一定时,电流跟电阻的关系”的实验中,设计电路图如图甲所示.
(1)连接电路前,开关必须 .
(2)请请根据图甲电路图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乙所示实物连接成完整电路(导线不允许交叉)
(3)连接好电路,闭合开关,发现电流表没有示数,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电压表示数始终接近电源电压.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可能是
A.电流表坏了; B.滑动变阻器短路; C.电阻处接触不良; D.电阻短路.
(4)排除电路故障进行实验,多次改变R的阻值,调节滑动变阻器,使电压示数保持不变,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其中第5次实验电流表示数如图丙所示,其读数为 A.
实验次数 |
1 |
2 |
3 |
4 |
5 |
电阻R/Ω |
5 |
10 |
15 |
20 |
25 |
电流V/A |
0.6 |
0.3 |
0.2 |
0.15 |
0.12 |
(5)实验结果是: .
实际上,电源自身是有电阻的,称为“内电阻”.在电路中,一个实际电源相当于一个电源电压相同的理想电源和内电阻串联连接.为了测出电源电压和内电阻,小明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电路(电压表和电流表均视为理想电表),实验步骤如下:
(1)闭合开关S,移动滑动变阻器R0的滑片P到某处时,分别读出电压表示数为2.0V,电流表示数为0.50A;
(2)再向 (选填“左”或“右”)移动滑片P到另一处时,电压表示数变为2.5V,电流表示数变为0.25A;
(3)由有关公式求出电源电压U= V,内电阻r= 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