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知反应:A(s)=D(g)+E(g),(△H-T△S)=(-4500+11T)J·mol-1,要防止反应发生,温度必须_______。
已知氨水的电离度(电离度是指溶液中已电离的溶质分子数占电离前溶质分子总数的百分率)与醋酸的电离度在同温、同浓度下相等,溶有一定量的氯化铵溶液呈碱性。现象少量的Mg(OH)2悬浊液中加入适量的饱和氯化铵溶液,固体完全溶解.对此:
甲同学的解释是:
Mg(OH)2(s)Mg2++2OH-①
NH4++H2ONH3·H2O+H+②
H++OH-=H2O③
由于NH4+水解显酸性,H+与OH-反应生成水,导致反应①平衡右移,沉淀溶解。
乙同学的解释是:
Mg(OH)2(s)Mg2++2OH-①
NH4++OH-NH3·H2O②
由于NH4Cl电离出的NH4+与Mg(OH)2电离出的OH-结合,生成了弱电解质NH3·H2O,导致反应①平衡右移,沉淀溶解。
(1)丙同学不能肯定那位同学的解释合理,于是,选用下列的一种试剂来证明甲、乙两位同学的解释只有一种正确,他选用的试剂是 (填写编号)
A.NH4NO3 | B.CH3COONH4 | C.Na2CO3 | D.NH3·H2O |
(2)丙同学将所选试剂滴入Mg(OH)2的悬浊液中,Mg(OH)2溶解,由此推知:甲和乙那位同学的解释更合
理(填“甲”和“乙”)。
常温下,将某一元酸HA和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两种溶液的浓度和混合后所得溶液的pH如下表,请回答:
实验编号 |
HA物质的量浓度(mol·L-1) |
NaOH物质的量浓度(mol·L-1) |
混合溶液的pH |
甲 |
0.2 |
0.2 |
pH=a |
乙 |
c |
0.2 |
pH=7 |
丙 |
0.2 |
0.1 |
pH>7 |
丁 |
0.1 |
0.1 |
pH=9 |
(1)不考虑其它组的实验结果,单从甲组情况分析,如何用a (混合溶液的pH)来说明HA是强酸还是弱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不考虑其它组的实验结果,单从乙组情况分析,C是否一定等于0.2________(选填“是”或“否”)。
(3)丙组实验结果分析,HA是________酸(选填“强”或“弱”)。(4)丁组实验所得混合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OH-)=________mol·L-1。
(4)写出该混合溶液中下式的精确结果(可写出算式,不能做近似计算):c(Na+)-c(A-)=________mol·L-1
常温下有浓度均为0.5mol/L的四种溶液:①Na2CO3②NaHCO3③HCl ④NH3・H2O
(1)上述溶液中,可发生水解的是(填序号,下同)。
(2)上述溶液中,既能与氢氧化钠反应,又能和硫酸反应的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到小的顺序为。
(3)若将③和④的溶液混合后溶液恰好呈中性,则混合前③的体积④的体积(填大于、小于、等于)。
(4)取10mL溶液③,加水稀释到500mL,则该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H+)=。
pH=12的NaOH溶液100mL,要使它的pH为11。(体积变化忽略不计)
(1)如果加入蒸馏水,应加_________mL;
(2)如果加入pH=10的NaOH溶液,应加_________mL;
(3)如果加0.01mol/L HCl,应加_________mL。
(1)常温下,0.1 mol/L的醋酸和0.1 mol/L的盐酸各100 mL,分别与足量的锌粒反应,产生的气体体积前者__________后者(填“<”“>”或“=”)。
(2)在25 ℃条件下将pH=5的氯化铵溶液稀释100倍,稀释后溶液的pH为(填选项字母,下同)__________。
A.5 B.7 C.3~5之间D.5~7之间
(3)25 ℃时,向0.1 mol/L的醋酸溶液中加入少量醋酸钠晶体,当晶体溶解后测得溶液pH将__________。
A.增大B.减小C.不变 D.无法确定
(4)室温下,向0.1 mol/L的H2SO4中加入足量的锌粒,若想减慢H2产生的速率,但又不影响H2的体积,可以向硫酸溶液中加入__________试剂。
A.碳酸钠晶体B.醋酸钠晶体
C.滴加少量硫酸铜溶液D.水
(5)上题中,若想加快H2产生的速率,但又不影响H2的体积,可以向硫酸溶液中加入上述_______试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