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汉学家称中国古代某历史人物为“儒学的第一个神学家”。下列各项中,属于这位历史人物思想主张的是( )
| A.未能事人,焉能事鬼 | B.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
| C.以人随君,以君随天 | D.人心至灵,此理至明 |
下列有关科举制度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是一种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选官制度 | B.有利于世家大族垄断官场 |
| C.保证了专制政府行政人员的来源 | D.为行政效率的提高创造了条件 |
有人评价说,宋朝一代,官员多如天上银河里的星星;又有人说,宋朝一代,目不见官。导致这一局面的主要原因是
| A.北宋官员人浮于事 | B.北宋科举考试的发展 |
| C.北宋强化中央集权 | D.北宋吸取了前代的教训 |
有史家认为:从秦汉起,官僚体制就是中国制度的核心问题,而这个核心问题又可以分成两个大的子问题,一是官僚的选拔问题,二是官僚体系内部的权力制衡。隋唐时期统治者解决“官僚体系内部的权力制衡”问题的重要举措是
| A.废分封置郡县 | B.建立法律体系 | C.确立三省六部制 | D.实行科举制 |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在中国长达数千年的历史上,有过三次大革命,它们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的政治和社会结构。第一次发生于公元前221年,…第二次发生于1911年,…第三次在1949年…。第一次的“革命”主要是指
| A.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 | B.焚书坑儒实行思想控制 |
| C.封建土地私有制的形成 | D.制定一整套选拔和考察官吏的制度 |
阅读周朝分封制的规定与周天子的实力表格,从中你可以获得的正确历史信息有
| 天子 |
诸侯 |
卿大夫 |
士 |
|
| 土地 |
1000千亩 |
150千亩 |
100千亩 |
60千亩 |
| 军队 |
六军 |
三军 |
三军 |
一军 |
①分封制在保证周王室强大的条件下进行的
②分封制调整了奴隶主贵族在财产和权力分配上的矛盾
③通过分封制形成了“周天子—诸侯—卿大夫—士”的等级序列
④分封按照“嫡长子继承制”的原则进行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