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典公民帕帕迪是一个目不识丁的人,他通过抽签来到法庭,参加审判苏格拉底。尽管许多问题听不懂,但最后举手投票时,帕帕迪投苏格拉底有罪!”(《苏格拉底之死》)以上描述不能说明的是( )
A.雅典民主制度较大限度地保障了公民的民主权利 |
B.雅典民主创造了抽签制、投票制等民主的运作方式 |
C.雅典民主使所有雅典人直接参与国家管理 |
D.雅典民主容易导致权力的滥用或误用 |
历史学家在评论大英帝国的盛衰时说:“维多利亚女王(1837—1901)之所以享有盛誉,不是因为她做出了多么轰动的事业,而是因为她什么都没做。”由此可见女王在英国
A.“统而不治” | B.掌控议会 | C.领导内阁 | D.碌碌无为 |
有学者认为“(光荣革命)不是一次微不足道的政变,也不是一次以建立‘平衡宪法’为归宿的政治妥协,而是议会与国王权力关系史上的决定性转折点”。这里“转折点”指的是
A.《权利法案》结束了国王的权力 | B.国家权力重心由国王转移至议会 |
C.议会与国王在国家权力上实现了平衡 | D.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 |
英国历史学家阿克顿勋爵“权力导致腐败,绝对权力导致绝对腐败”的观点普遍被西方思想政治家所认同,为避免“绝对权力导致绝对腐败”,西方国家采取的措施是
A.推翻君主制,建立共和制 | B.消灭私有制,实现社会平等 |
C.建立分权制衡的民主制度 | D.建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
在古罗马的法律中引用了这样一个案件:在一个公共广场上,一名理发师为一名奴隶刮胡子。另外两个人在附近玩球,其中一个人不小心用球砸到了理发师,导致他割了奴隶的喉咙。依据罗马法,在公共场所刮胡子是愚蠢的,因此奴隶本人对该事件负责。这表明罗马法()
A.本质是维护私有制和贵族利益 | B.保障平民权益,实现社会公平 |
C.有利于调解矛盾,规范行为 | D.是古代世界最完备的法律 |
海伦·琼斯在《建筑与民主》中说:“……公民的权利与规模意味着政治是在公开场合进行的。而雅典人通常在雅典卫城西面的普尼克斯山半圆形的山坡上集会。……它的形状确保了每一个参加者不仅能看到发言的人,也可以看到其他出席的人。”此段描述
A.体现了雅典民主政治的开放性 | B.反映了雅典分权与制衡的民主原则 |
C.折射出雅典民主政治的局限性 | D.揭示了雅典民主法治的公正与客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