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拟实验在科学研究中是常用的方法之一,在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中,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该实验是用来帮助我们认识和理解基因的分离、随机组合与生物性状之间的数量关系的,
B.抓取小球前要摇动甲、乙小桶,使桶内小球充分混匀,目的是维持D:d=1:1。
C.小球组合DD、Dd、dd的数量比应接近于1:2:1,在生物杂交过程中这是由于基因重组的结果
D.从统计数据来看,甲、乙小桶中摸出的D、d数量基本相等。这可表示在减数分裂时,D、d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两个配子中。
下列有关人和高等动物生命活动调节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兴奋在细胞间传递时,突触前膜通过主动运输释放神经递质 |
| B.聋哑人能够理解手语主要依靠视觉中枢 |
| C.内环境渗透压升高时,下丘脑水盐平衡调节中枢兴奋形成渴觉 |
| D.在特定的情况下,突触释放的神经递质,也能使肌肉收缩和某些腺体分泌 |
免疫调节在维持内环境稳态的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下列与免疫相关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非特异性免疫对侵入体内的多种病原体都有防御作用 |
| B.记忆细胞在受到相应抗原刺激时细胞周期会缩短 |
| C.特异性免疫中发挥作用的主要细胞是淋巴细胞 |
| D.特异性免疫反应中,T细胞和浆细胞均可分泌淋巴因子 |
人体内环境稳态的维持,依赖于各个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而信息分子是它们之间的“语言”。对下图的相关叙述中,不准确的是()
| A.图中甲代表浆细胞和记忆细胞 |
| B.若乙表示垂体,对其具有调节作用的激素只有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 |
| C.作用于肾上腺细胞的信息分子丙是来自神经元分泌的神经递质 |
| D.信息分子可通过靶细胞上的受体影响细胞的生理活动 |
如图表示免疫反应过程,其中①—⑦表示相关物质或细胞,不正确的叙述是()
| A.①和⑤都属于免疫活性物质 |
| B.至少有3种细胞有增殖分化能力 |
| C.二次免疫时,③只能由②增殖分化而来 |
| D.⑤有可能与机体自身物质结合,引起免疫失调 |
免疫工作者在对甲、乙两组小鼠分别破坏骨髓和胸腺进行免疫研究后,分别向其体内注入足量的造血干细胞,小鼠出现的变化是()
| A.甲组小鼠仅恢复细胞免疫能力,乙组小鼠免疫能力无变化 |
| B.甲组小鼠恢复特异性免疫,乙组小鼠仅恢复体液免疫 |
| C.甲组小鼠免疫能力无变化,乙组小鼠仅恢复细胞免疫能力 |
| D.甲组小鼠仅恢复体液免疫能力,乙组小鼠恢复特异性免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