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复兴”一课的课题是“向人性扼杀者宣战”,如果请你为课题加上主语的话,你会选择( )
| A.封建贵族 | B.基督教教会 |
| C.新兴资产阶级 | D.人民大众 |
用滑轮组把一个物体从地面匀速提升h高度,机械效率为
。对滑轮组进行处理后,还将该物体从地面匀速提升h高度,机械效率为
,发现
。则对滑轮组的处理方式是
| A.把动滑轮换轻一些的 | B.换粗一点的绳子拉 |
| C.在绳和轮之间加润滑油 | D.在轮与轴之间加润滑油 |
图是小明同学制作的针孔照相机。分别调整内、外纸筒和蜡烛的位置,保证都能在半透明膜上看到蜡烛的像。则
| A.半透明膜上成的是正立的像 |
| B.将蜡烛远离小孔一段距离,像变小 |
| C.将内纸筒向蜡烛方向移动一段距离,像变小 |
| D.将外纸筒向蜡烛方向移动一段距离,像变大 |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物体吸热时,温度不一定升高 |
| B.一个物体温度越高,它含有的热量越多 |
| C.柴油机的做功冲程是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
| D.温度和质量都相同的两杯水具有的内能也相同 |
在图所示装置中,杠杆和滑轮的重力及滑轮的摩擦均可忽略不计,杠杆AB可以绕O点在竖直平面内自由转动,A端通过竖直方向的轻绳与滑轮组相连,在B端用一轻绳沿竖直方向将杠杆拉住,使其始终保持水平平衡。在滑轮组的下方,悬挂一圆柱形的物体,此物体被浸在圆柱形容器内的液体中。已知杠杆O点两侧的长度关系为AO=2OB,圆柱形物体的底面积为10cm2、高为12 cm,圆柱形容器的底面积为50cm2。若容器中的液体为水,在水深为20cm时物体的上表面恰与水面相平,此时杠杆B端绳上的拉力为F1;打开圆柱形容器下方的阀门K,将水向外释放,直到物体露出水面的体积为其总体积的2/3时,将阀门K关闭,此时杠杆B端绳上的拉力为F2,且F1:F2=3:4。若容器中液体为某种未知液体,其质量与最初容器中的水的质量相等,此时未知液体的深度为18 cm,杠杆B端绳上的拉力为F3。取g=10N/kg,则
| A.圆柱形物体的密度为2 g/cm3 |
| B.作用在B端的拉力F3大小为1.52N |
| C.未知液体的密度为1.2 g/cm3 |
| D.未知液体对圆柱形容器底部的压强为1980Pa |
如图所示,R1、R2是阻值相同的两个定值电阻,当闭合开关S1后,两电流表示数相同;当再闭合开关S2后
| A.电路中总电阻变大 |
| B.电流表A1的示数为零,A2的示数变大 |
| C.电流表A1的示数不变,A2的示数变大 |
| D.电流表A2示数是A1示数的2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