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pH=5的NH4Cl溶液或醋酸中,由水电离出的c(H+)均为10-9 mol/L |
B.两种醋酸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分别为c1和c2,pH的别为a和a+1,则c1=10c2 |
C.在c(H+)∶c(OH-)=1∶1012的溶液中,Na+、I-、NO3-、SO42-能大量共存 |
D.0.1 mol/L Na2CO3溶液和0.1 mol/L NaHSO4溶液等体积混合,溶液中c(Na+)+c(H+)=c(CO32-)+c(SO42-)+c(HCO3-)+c(OH-) |
下列溶液的颜色按红、橙、蓝及无色顺序排列的是
①少量溴水中加入足量CCl4充分振荡、静置后的下层溶液
②向SO2的水溶液中滴入几滴石蕊
③NaBr溶液中加入CCl4充分振荡、静置后的下层溶液
④KI淀粉溶液中滴入几滴氯水
⑤氨水中滴加几滴石蕊试液
⑥FeCl3溶液中滴入几滴KSCN溶液
A.⑥③④② | B.②③⑤① | C.②③④① | D.⑥①⑤③ |
标准状况下,在干燥的烧瓶中充满纯净的NH3,进行如图所示的喷泉实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本实验之所以能够产生喷泉是因为氨气极易溶于水,导致烧瓶内外存在压强差 |
B.若烧瓶的氨气中混有少量空气,则喷泉实验后的水不能充满烧瓶 |
C.本实验若将NH3换成HCl,也能产生红色的喷泉 |
D.实验结束后,烧瓶中氨水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22.4 mol·L-1。 |
已知硝酸铜晶体受热发生分解反应如下:2Cu(NO3)2·3H2O2CuO+4NO2↑+O2↑+6H2O↑,若将生成气体收集后,冷却至室温使其充分反应,所得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A.46% | B.50% | C.77.8% | D.82% |
在括号内离子可能存在情况下,下列对指定离子的检验合理的是
A.SO42-(SO32-): 加入HNO3酸化的Ba(NO3)2,看能否产生白色沉淀 |
B.Fe2+ (Fe3+): 先滴加KSCN溶液,再滴加氯水,看溶液是否变红 |
C.NH4+( HCO3-):与足量NaOH溶液共热,看能否生成使湿润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 |
D.CO32- (SO32-): 加入足量盐酸,看能否产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
关于反应:MnO2+4HCl(浓) MnCl2+Cl2↑+2H2O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反应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物质的量之比为1:2 |
B.要使8.7g MnO2完全反应,需投入含0.4molHCl的浓盐酸 |
C.每生成标准状况下2.24L Cl2,就有7.3gHCl被氧化 |
D.若有0.4molHCl被氧化,反应中转移的电子数为0.4×6.02×10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