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实验对应的现象及结论均正确且两者具有因果关系的是( )
选项 |
实验 |
现象 |
结论 |
A |
SO2通入BaCl2溶液,然后滴入稀硝酸 |
白色沉淀,白色沉淀不溶于稀硝酸 |
所得沉淀为BaSO3,后转化为BaSO4 |
B |
浓硫酸滴入蔗糖中,并搅拌 |
得黑色蓬松的固体并有刺激性气味气体 |
该过程中浓硫酸仅体现吸水性和脱水性 |
C |
向FeCl2溶液中加入足量Na2O2粉末 |
出现红褐色沉淀和无色气体 |
FeCl2溶液部分变质 |
D |
向足量含淀粉的FeI2溶液中滴加2滴氯水 |
溶液变蓝 |
还原性:I->Fe2+ |
下列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①热稳定性:H2O>HF>H2S
②原子半径:O <Mg <Na
③酸性:H3PO4>H2SO4>HClO4
④电负性: F > O >S
A.①③ | B.②④ | C.①④ | D.②③ |
下列事实不能用键能的大小来解释的是 ( )
A.N元素的电负性较大,但N2的化学性质很稳定 |
B.稀有气体一般难发生化学反应 |
C.HF、HCl、HBr、HI的稳定性逐渐减弱 |
D.F2比O2更容易与H2反应 |
等物质的量的主族金属A、B、C分别与足量的稀盐酸反应,所得氢气的体积依次为VA、VB、VC,已知VB=2VC,VA=VB+VC,则在C的生成物中,该金属元素的化合价为( )
A.+1 B.+2 C.+3D.+4
下列各组原子中,彼此化学性质一定相似的是()
A.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的X原子与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的Y原子 |
B.原子核外M层上仅有两个电子的X原子与原子核外N层上仅有两个电子的Y原子 |
C.2p轨道上有一个未成对电子的X原子与3p轨道上只有一个未成对电子的Y原子 |
D.最外层都只有一个电子的X、Y原子 |
下列基态原子构型的元素中,正确的是( )
A.3d94s2 | B.3d44s2 | C.4d105s0 | D.4d85s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