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磺酸乙酯(EMS)能使鸟嘌呤(G)的N位置上带有乙基而成为7—乙基鸟嘌呤,这种鸟嘌呤不与胞嘧啶(C)配对而与胸腺嘧啶(T)配对,从而使DNA序列中G—C转换成A—T。育种专家为获得更多的变异水稻亲本类型,常先将水稻种子用EMS溶液浸泡,再在大田种植,通常可获得株高、穗形、叶色等性状变异的多种植株。下列与此相关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EMS属于诱发基因突变的化学因素,其作用时期是细胞分裂的间期
B.经过EMS处理后得到的变异植株自交后获得两种表现型,说明EMS诱发隐性个体中的一个基因突变为显性基因
C.经过EMS处理后往往获得多种变异类型,说明基因突变具有不定向性的特点
D.根据EMS的作用原理可以推测,EMS不仅会使水稻发生基因突变,还可能发生染色体缺失
下列有关生物遗传和变异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在不发生基因突变的情况下,双亲表现正常,可能生出患红绿色盲的女儿 |
B.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只会发生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 |
C.基因型为YyRr和Yyrr的两株豌豆杂交,其后代只能出现2种新的基因型 |
D.基因型为YyRr的豌豆,经减数分裂形成的雌雄配子种类相同 |
下列关于诱变育种的说法, 不正确的是
A.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得更多的变异类型 |
B.一次诱变处理供实验的生物一定能获得所需的变异类型 |
C.青霉素产量很高的菌株的选育,依据的原理是基因突变 |
D.诱变育种过程能出现新的基因而杂交育种过程则不能 |
下列有关基因重组的叙述,正确的是
A.纯合子自交因基因重组导致子代性状分离 |
B.非同源染色体间的部分片段交换可以引起基因重组 |
C.基因重组可以发生在雌雄配子随机结合的受精作用过程中 |
D.同胞兄妹间的遗传差异与父母基因重组有关 |
在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中,如果用32P和35S分别标记噬菌体的DNA和蛋白质外壳,然后用其去侵染未被标记的大肠杆菌,结果释放出来的大多数子代噬菌体
A.含32P和35S | B.不含32P和35S |
C.含32P、不含35S | D.不含32P、含35S |
人类对遗传物质本质的探索经历了漫长的过程,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格里菲思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 |
B.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证明了DNA是噬菌体的主要遗传物质 |
C.沃森和克里克提出DNA结构中胸腺嘧啶数等于腺嘌呤数,胞嘧啶数等于鸟嘌呤数 |
D.烟草花叶病毒感染烟草实验说明所有病毒的遗传物质是 RN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