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甲磺酸乙酯(EMS)能使鸟嘌呤(G)的N位置上带有乙基而成为7—乙基鸟嘌呤,这种鸟嘌呤不与胞嘧啶(C)配对而与胸腺嘧啶(T)配对,从而使DNA序列中G—C转换成A—T。育种专家为获得更多的变异水稻亲本类型,常先将水稻种子用EMS溶液浸泡,再在大田种植,通常可获得株高、穗形、叶色等性状变异的多种植株。下列与此相关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EMS属于诱发基因突变的化学因素,其作用时期是细胞分裂的间期
B.经过EMS处理后得到的变异植株自交后获得两种表现型,说明EMS诱发隐性个体中的一个基因突变为显性基因
C.经过EMS处理后往往获得多种变异类型,说明基因突变具有不定向性的特点
D.根据EMS的作用原理可以推测,EMS不仅会使水稻发生基因突变,还可能发生染色体缺失

科目 生物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基因突变的原因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细胞代谢中某种酶与其底物、产物的关系如下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酶1与产物B结合后失活,说明酶的功能由其空间结构决定
B.酶1的变构位点和活性位点的结构取决于特定的氨基酸序列
C.酶1有两种底物且能与产物B结合,因此酶1不具有专一性
D.酶1与产物B的相互作用可以防止细胞生产过多的产物A

下列反应属于放能反应的是

A.葡萄糖+O2→CO2+H2O B.CO2+H2O→葡萄糖+O2
C.ADP+Pi→ATP D.葡萄糖+果糖→蔗糖

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复原过程中,能正确表示细胞吸水速率变化过程的是

颤藻是一种蓝细菌。下列关于颤藻的说法,正确的是

A.线粒体是颤藻进行需氧呼吸的主要场所
B.颤藻在分裂过程中出现基因重组
C.核糖体是颤藻细胞内蛋白质的“装配机器”,主要由蛋白质和mRNA组成
D.颤藻的遗传物质是DNA,细胞中也有RNA的存在

如图是某真核细胞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下列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A.糖蛋白主要分布在④的内外表面
B.⑤、⑦具有双层膜结构
C.细胞分裂过程中纺锤体的形成与②有关
D.⑥对来自内质网的蛋白质进行加工和转运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