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常温下,将pH=3的醋酸溶液稀释到原体积的10倍后,溶液的pH=4
②为确定某酸H2A是强酸还是弱酸,可测NaHA溶液的pH。若pH>7,则H2A是弱酸;若pH<7,则H2A是强酸
③相同温度下,将足量氯化银固体分别放入相同体积的a.蒸馏水 b.0.1 mol·L—1盐酸、
c.0.1 mol·L—1氯化镁溶液  d.0.1 mol·L—1硝酸银溶液中,Ag浓度:a>d=b>c
④用0.2000 mol·L—1NaOH标准溶液滴定HCl与CH3COOH的混合溶液(混合液中两种酸的浓度均约为0.1 mol·L—1),至中性时,溶液中的酸未被完全中和
⑤将水加热到120℃,pH=6:c(OH)< c(H+
⑥醋酸与醋酸钠的pH=7的混合溶液中:c(CH3COO)> c(Na+
⑦0.lmoI·L-1的硫酸铵溶液中:c(NH4+)> c(SO42)> c(H+
⑧pH=2的一元酸和pH=12的一元强碱等体积混合:c(OH)= c(H+

A.③⑤ B.①⑧ C.④⑦ D.②⑥
科目 化学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困难
知识点: 水的电离 盐类水解的应用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下列各组离子在无色酸性溶液中可以大量共存的有

A.Ag+、K+、NO3、Cl B.K+、Cu2+、SO42–、HCO3
C.Mg2+、Cl、SO42–、Na+ D.CO32–、K+、NO3、Na+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

A.1mol Na与足量水反应,转移电子数为NA
B.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物质,其物质的量必相等
C.5.3g Na2CO3固体含有的离子数为1.5NA
D.标准状况下,22.4L H2O所含的原子数为3 NA

张青莲是我国著名的化学家,1991年他准确测得In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14.818,被国际相对原子质量委员会采用为新的标准值。这是相对原子质量表中首次采用我国测定的相对原子质量值。则下列关于In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In原子核外有49个电子
B.In原子核内有49个中子
C.In原子核内质子数和中子数之和等于其质量数,为115
D.In是In元素的一种核素

分类法在化学学科发展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下列分类依据合理的是
①根据氧化物的性质将氧化物分成酸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和两性氧化物等
②根据反应中是否有电子转移将化学反应分为氧化还原反应和非氧化还原反应
③根据分散系是否有丁达尔现象分为溶液、胶体和浊液
④根据组成元素的种类将纯净物分为单质和化合物
⑤根据电解质的水溶液导电能力的强弱将物质分为电解质和非电解质

A.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⑤ D.①②④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钱逸泰教授等以CCl4和金属钠为原料,在700℃时制造出纳米级金刚石粉末。该成果发表在世界权威的《科学》杂志上,立刻被科学家们高度评价为“稻草变黄金”。同学们对此有下列一些理解,其中错误的是

A.金刚石属于金属单质 B.制造过程中元素种类没有改变
C.CCl4是一种化合物 D.这个反应是置换反应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