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关于基因突变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①基因突变包括自发突变和诱发突变
②基因突变发生在DNA复制时,碱基排列发生差错,从而改变了遗传信息,产生基因突变
③生物所发生的基因突变,一般都是有害的,但也有有利的
④基因突变的结果是变成非等位基因
⑤基因突变的本质是DNA分子中碱基对的变化(增添、缺失、改变)等。
⑥基因突变的结果是产生新的性状
| A.①②⑤ | B.②③⑤⑥ | C.①②③⑥ | D.①②③ |
在某一个人群中,已调查得知,隐性性状者为16%,问该性状不同类型的基因型频率是多少?(按AA、Aa、aa顺序排列答案)
A.0.36,0.48,0.16 B.0.48,0.36,0.16
C.0.16,0.48,0.36 D.0.16,0.36,0.38
下图示生物新物种形成的基本环节,对图示分析正确的是
| A.图中A表示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为进化提供原材料 |
| B.种群基因频率的定向改变是形成新物种的前提 |
| C.图中B表示地理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 |
| D.图中C表示生殖隔离,指两种生物不能杂交产生后代 |
下列有关生物膜的叙述,正确的是 ( )
| A.膜的组成成分可以从内质网膜转移到高尔基体膜,再转移到细胞膜; |
| B.各种生物膜的化学组成和结构相似; |
| C.生物膜是对生物体内所有膜结构的统称; |
| D.生物膜既各司其职,又相互合作,共同完成细胞的生理功能。 |
下列图形中曲线能表示 ( )
| A.表示细胞中氧气浓度与细胞呼吸作用强度的关系 |
| B.表示光照强度与光合作用速率的关系 |
| C.表示反应物的浓度与酶的催化反应速率的关系 |
| D.表示植物根细胞的呼吸作用强度与根对矿质元素吸收速率的关系 |
将某绿色植物放在特定的实验装置中,研究温度对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影响(其余的实验条件都是理想的),实验以CO2 的吸收量与释放量为指标。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
下列对该表数据分析不正确的有 ( )
| A.昼夜不停地光照,温度在35℃时该植物不能生长 |
| B.昼夜不停地光照,该植物生长的最适宜温度是30℃ |
| C.每天交替进行12小时光照、12小时黑暗,温度均保持在20℃的条件下,该植物积累的有机物最多 |
| D.每天交替进行12小时光照、12小时黑暗,温度在30℃时,该植物积累的有机物是温度在100C时的2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