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脑组织中含有丰富的谷氨酸脱羧酶,能专一催化谷氨酸分解成
氨基丁酸和CO2。某科研小组从小鼠的脑中提取到该酶后,在谷氨酸起始浓度为10 mmol/L、最适温度、最适pH等条件下,对该酶的催化反应过程进行研究,结果见下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图甲:产物CO2浓度随时间变化曲线图(注:酶浓度固定)
图乙:酶催化反应速率随酶浓度变化曲线(注:反应物过量)
| A.图乙催化反应速率增加的原因是随着酶浓度增大,酶与底物接触的机会变大 |
| B.图甲的自变量是催化速率 |
| C.CO2浓度增加到一定程度以后不再增加的原因是酶失去活性 |
| D.图乙中,随酶浓度增加,酶的活性不断增加 |
果蝇的体色由常染色体上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基因型BB、Bb为灰身,bb为黑身。若人为地组成一个群体,其中80%为BB的个体,20%为bb的个体,雌雄比例=l:l,群体随机交配,其子代中Bb的比例
A.25% B.32% C.50% D.64%
下表为几种限制酶识别的序列及切割位点,下图所示,抗原基因用EcoRⅠ和A1uⅠ酶切,载体质粒上有EcoRⅠ、SmaⅠ、PstⅠ酶的识别位点,但只用EcoRⅠ和SmaⅠ酶切。再通过DNA连接酶形成重组质粒T。若再用EcoRⅠ和SmaⅠ酶切重组质粒T,将可得到DNA片段的种类数是
| 限制酶 |
AluⅠ |
EcoRⅠ |
PstⅠ |
SmaⅠ |
| 识别序列和 切割位点 |
A G↓CTTC↑GA |
G↓AATTC CTTAA↑G |
CTGCA↓G G↑ACGTC |
CCC↓GGG GGG↑CCC |

| A.l | B.2 | C.3 | D.4 |
下列关于甲、乙、丙三个与DNA分子有关的图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甲图DNA放在含15N培养液中复制2代,子代含15N的DNA单链占总链的7/8,丙图中①的碱基排列顺序与③不相同
B.甲图②处的碱基对缺失导致基因突变,限制性内切酶可作用于①部位,解旋酶作用于③部位
C.丙图中所示的生理过程为转录和翻译,甲图中(A+C)/(T+G)比例表现DNA分子的特异性
D.形成丙图③
的过程可发生在拟核中,小麦叶片细胞中能进行乙图所示生理过程的结构有细胞核、叶绿体、线粒体
下列有关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向盛有葡萄糖的溶液中加入本尼迪特试剂,溶液从无色变成红黄色 |
| B.用双缩脲试剂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蛋白质,不能用煮沸过的豆浆做材料,因为蛋白质已经变性 |
| C.洋葱表皮细胞发生质壁分离的过程中,细胞吸水能力逐渐增强 |
| D.探究温度对酶活性影响的实验中,100~C和0℃试管中的酶都不可逆的失活 |
在设计对照实验时,我们应该注意的问题是()
| A.所有的变量都相同 | B.所有的变量都不同 |
| C.除实验变量外,其他条件均不同 | D.除实验变量外,其他条件均相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