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文,完成文后题目。
愚公移山(节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解释下列划线的词。
⑴固不可(  )        ⑵子子孙孙无穷匮也(  )
⑶何而不平(  )      ⑷河曲智叟以应(  )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⑴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⑵甚矣,汝之不惠!
与 “以残年余力”的“以”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岳阳楼记》)
B.以其境过清。《小石潭记》
C.皆以美于徐公(《邹忌讽齐王纳谏》)
D.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愚公移山》

从文中画线句子看,你认为愚公“愚”吗?为什么?

科目 语文   题型 文言文阅读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回答问题。(共12分)
(一)小石潭记(节选)
柳宗元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二)西山十记(节选)
(明朝)袁中道
出西直门,过高梁桥,杨柳夹道,带以清溪,流水澄澈,洞见沙石,蕴藻萦蔓,鬣走带牵。小鱼尾游,翕忽跳达。亘流背林,禅刹相接。绿叶秾郁,下覆朱户,寂静无人,鸟鸣花落。过响水闸,听水声汩汩。至龙潭堤,树益茂,水益阔,是为西湖也。
注解:
①西山:北京西郊的群山。②鬣(liè)走带牵:意味水藻像马鬃那样被风吹动互相牵扯。
③亘流背林:流水绵延,背依树林。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佁然不动②折蛇行
下列成语中的“洞”字与文中“洞见沙石”中的“洞”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漏百出:形容作文、说话或办事等破绽很多。洞:缺陷,不周密的地方。
B.若观火:形容观察事物非常清楚,好象看明亮的火一样。洞:清楚,透彻。
C.空无物:多指言谈、文章极其空泛。洞:空,没有什么内容。
D.门户开:门窗等大开。洞:像开着出口的山洞。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每句2分,共4分)
(1)卷石底以出:
(2)其岸势犬牙差互:
《小石潭记》《西山十记》都运用侧面描写来表现水的清澈,请结合文章内容说说这两位作者分别是怎样进行侧面描写的。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后面小题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 ,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解释下面加点的字。
(1)同舍生皆绮绣被:
(2)疑质理援:
(3)每借于藏书之家假:
(4)右备容臭: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1)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
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
根据文章内容,简要分析作者是如何克服求学中所遇到的困难的。(请勿照抄原文)
文章讲述了作者求学的经历,这对于你的学习有什么启示?(至少答出两点)

水仙
【清】李渔
水仙一花,予之命也。予有四命,各司一:春以水仙兰花为命;夏以莲为命;秋以秋海棠为命;冬以腊梅为命。无此四花,是无命也。一季夺予一花,是夺予一季之命也。
水仙以秣陵①为最,予之家于秣陵,家于水仙之乡也。记丙午之春,先以度岁无资,衣囊
质②尽,迨③水仙开时,索一线不得矣。购无资,家人曰:“请之,一年不看此花,亦非怪事。”予曰:“汝欲夺吾命乎?宁短一岁之寿,勿减一岁之花。且予自他乡冒雪归,就水仙也。不看水仙,是何异于不金陵,仍在他乡卒岁乎?”家人不能止,听予质簪珥④购之
(节选自《闲情偶寄》)
【注释】①秣陵:指南京。②质:抵押。③迨:等到。④珥:用玉做的耳饰。
解释下列加点词语
(1)各司一()(2)购无资()
(3)请之()(4)是何异于不金陵()
下列句中的“而”与“且予自他乡冒雪而归”中的“而”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B.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C.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D.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 一季夺予一花,是夺予一季之命也。
(2)家人不能止,听予质簪珥购之。
根据文章内容,回答问题。
对于水仙,作者可谓“爱花如命”,文中哪些事充分表现了这一点?文章两次写到“家人”的作用是什么?

越人溺鼠
鼠好夜窃粟,有人置粟于盎①,恣鼠啮不顾。鼠呼群类入焉,必饱食而反。越人乃易粟以水,浮糠覆水上,而鼠不知也。逮夜,复呼群次第入,咸溺死。
注释:盎(àng):腹大口小的盆子。
解释下列划线词的含义。
恣鼠不顾逮夜,复呼群次第入,溺死。
翻译下面文言句子。
越人乃易粟以水,浮糠覆水上。
你从越人的做法中获得了什么道理?

文言文阅读
三峡
郦道元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 2分)()
A略无处 (通“缺”) 重岩叠(直立像屏障的山)
B亭午夜分 (正午) 夏水陵 (上,满上)
C沿溯阻绝 (顺流而下)王命急宣(或者)
D乘奔御风(即使) 不以也(快,迅速)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郦道元堪称写水的高手,他用“”描写水势盛大,又用“”描写江水清澈,语言凝练而意蕴丰富。(用原文的语句填空,每一横线上仅四个字)
文末描写“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突现了三峡的什么特点?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