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

(孔)祯,高宗时为苏州长史。曹王明为刺史,不循法度,祯每进谏。明曰:"寡人天子之弟,岂失于为王哉!"祯曰:"恩宠不可恃。 "明不悦。明左右有侵暴下人者,祯捕而杖杀之。明后果坐法,迁于黔中,谓人曰:"吾愧不用孔长史言,以及于此!"

(选自《旧唐书•文苑传》)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不 法度(遵照)

B.恩宠不可 (倚仗)

C.祯捕而 杀之(用杖刑)

D.以 于此(比得上)

(2)请用"/"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大王不奉行国命恐今之荣位非大王所保独不见淮南之事乎

(3)结合选文,简要分析孔祯是个怎样的人。

科目 语文   题型 文言文阅读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文言实词 文言断句 文言文阅读综合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下题。
王安石待客
王安石在相位,子妇之亲①萧氏子至京师,因谒公,公约之饭。翌日,萧氏子盛服而往,意为公必盛馔。日过午,觉饥甚而不敢去。又久之,方命坐,果蔬皆不具。其人已心怪之。酒三行②,初供胡饼两枚,次供猪脔③数四,顷即供饭,旁置菜羹而已。萧氏子颇骄纵,不复下箸,惟啖胡饼中间少许,留其四傍。公取自食之,其人愧甚而退。
选自宋·曾敏行《独醒杂志·卷二》
【注释】①子妇之亲:儿媳妇家的亲戚。 ②酒三行:指喝了几杯酒。 ③脔(luán):切成块的肉。
下列句子与“公取自食之”的“之”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至 B.故时有物外
C.是吾剑所从坠 D.从其所契者入水求

加点字解释。
①公约之 ②觉饥甚而不敢
③旁菜羹而已 ④惟胡饼中间少许
翻译:又久之,方命坐,果蔬皆不具。
结合文章内容,说说王安石是一个怎样的人。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题。
与朱元思书
吴均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⑴天下绝____________________ ⑵势竞上____________________
⑶互相邈____________________ ⑷泉水石____________________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文章第二段是从哪两个方面突出富春江之水的特点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本文通过描写山水,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试谈谈你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子曰: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学而习之:(2)可以师矣:
(3)择其善者而之:(4)思而不学则
翻译句子。
(1)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2)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以上几则语录选自《论语》。《论语》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与《》《》《》合称“四书”
为什么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结合你的学习生活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文言文阅读。
晏子将使楚。楚王闻之,谓左右曰:“晏婴,齐之习辞者也,今方来,吾欲辱之,何以也?”左右对曰:“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王曰,何为者也?对曰,齐人也。王曰,何坐?曰,坐盗。”
晏子至,楚王赐晏子酒,酒酣,吏二缚一人诣王。王曰:“缚者曷为者也?”对日:“齐人也,坐盗。”王视晏子曰:“齐人固善盗乎?”晏子避席对曰:“婴闻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今民生长于齐不盗,入楚则盗,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王笑曰:“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
解释加点的字。
①齐之 辞者也()②何()③非所与()④寡人反取焉()
翻译句子。
①齐人固善盗乎?
②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
③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
请根据选文,概括相关情节并依次填入A、B两处。
A ---楚王当堂羞辱 --- B ---楚王自取其辱
有人说楚王的羞辱是针对晏子,也有人说是针对齐国的。请结合具体语句谈谈你的理解。
文章展示了高度的语言艺术。联系课文内容,说说晏子的语言艺术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下题
鲍君
昔有人设罝以捕獐,得而未觉。有行人窃取之,犹念不仁,乃以鲍鱼置罝中而去。本主来,于罝中得鲍鱼,怪之以为神,不敢持归。于是置屋立庙,号为鲍君。后多奉之者,病或有偶愈者,谓有神。积七八年,鲍鱼主过庙下,问其故,人具为说。乃曰:“此是我鲍鱼,何神之有?”于是乃息。
(补充注释: 罝:泛指捕鸟兽的网.)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乃以鲍鱼置罝中而
(2)问其
(3)怪之以为神,不敢
(4)曰:“此是我鲍鱼,何神之有?”
找出与例句中加点词语用法相同的一项( )
例句: 有行人窃取

A.从其所契者入水求
B.故时有物外
C.至
D.心所向

翻译句子。
此是我鲍鱼,何神之有?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