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众所周知,钓鱼岛主权属于中国。不久前,日本政府却上演了一场购买钓鱼岛的闹剧,请你仔细阅读下面的材料,探究日本购岛闹剧背后的企图,并说说我们该如何对待这一事件。
材料一:二战,人类用血的惨重代价打败了日本军国主义,签下了对战败国具有法律效应的《开罗宣言》、《波茨坦公告》,现在日本顽固坚持“钓鱼岛归日本”,是要全面推翻反法西斯战争的成果,改变二战结果,这是对国际正义力量的挑战与威胁,是对人类良知的公然挑衅,是对受害国人民感情的严重伤害。而在日本国内,由于政局混乱,没有权威人士能压阵,变得谁能鼓噪,谁就能吸引年轻人和选票,谁就有政治生命。于是,日本的政治家,尤其是右翼政客们,为了一己之利,不惜通过购岛牺牲中日关系而迎合讨好焦躁的选民们。
材料二:冷战结束以来,日本社会遭遇很多问题,中产阶级沦落、国家经济停滞、大国诉求被压制等,多年来的优越感、自豪感不再,国民情绪也越发焦躁不安,甚至趋向偏激。右翼人士不去反思日本为何遭遇这些困难,却刻意迎合社会病态情绪,着力把发泄对象引向中国等国家。他们其实是想通过刺激、激怒中国,进而扰乱中国崛起的步伐,毒化中日友好力量并实现重温当年日本帝国梦的目标。
材料三:连日来,不少地方的群众自发走上街头,抗议日本政府非法“购岛”的行径,表达了中国人民的正义立场和爱国精神。爱国不需要理由,但需要理智。作为一个有着悠久文明历史的大国的公民,我们在表达自己的爱国主义热情时,应该坚守文明法治的底线。泄愤式的爱国,保卫不了钓鱼岛,更保卫不了国家利益、民族尊严。我们可以表达被“侵犯”的愤怒,但最终决定输赢的,肯定不是义愤填膺的抗议。巴黎和会上,中国的外交代表也是振臂高呼,要求国家主权和利益,有几个国家认真倾听?大国的地位,需要有实力与之相匹配,而实力的累积,来自每一个国民的自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避免历史悲剧的重演,必须铭记并反思过去的苦难,并从中汲取进步的力量。
                                                                       

科目 语文   题型 语言表达   难度 容易
知识点: 语言的简明、连贯、得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与上联“晴空一镜悬明月”对仗最为工整的下联是()

A.春风篱落竹生孙 B.夜市千灯照碧云
C.山静无人水自流 D.有闲春色燕双飞

在下面的语段上的横线处填入恰当的语句,要求语意连贯,句式一致。
给我一次困难,让我懂得克服;_________________,让我经受磨难;给我一次失败,___________________;我感谢每一次带我走向成功的经历。

阅读故事,回答问题。(3分)
一日,公司老板来到公关部阴着脸对老牛说:“我已经不止一次接到客户反映了,说你们部门有些人在上班时间化妆,你这个主任怎么当的?”老总走后,女士们猜想必遭老牛一顿痛骂,不料老牛却说:“别听他的,大家应该化妆!”女士们一片欢呼。老牛又补充道:“长得难看,还不让人家化妆,哪有这个道理!”此后,公关部再无一人当众化妆了。
请你说说老牛是如何达到劝说效果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本地震海啸引发的核泄露危机,使许多居民对自己的生活环境产生了忧虑,甚至出现抢购食盐、不敢吃海鲜等现象。为此,我校学生会组织了“核电知识进社区”的宣传活动。请你完成下列任务。
为使核电知识的介绍更加生动易懂,请在下面横线处填写一个恰当的比喻句,将语段补充完整。
   煤、石油、天然气等燃料燃烧会排放大量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有害物质,造成大气污染。相比之下,核燃料作为一种清洁能源,不会排放这些有害物质。但同时,核电站会排放放射性物质,必须通过专门的设施进行治理,才不会对人们的身体健康造成危害。核电就像,只有驯服它,才能更好地为人类服务。
前段时间,湖北的刘女士盲目跟风,一下子买了400斤食盐,足够全家人吃30年。根据下列材料,向居民说明没必要抢购食盐的原因。
【材料一】
2011年3月17日,工业和信息化部新闻发言人表示,目前我国的原盐产量超过食盐需求的八倍多,每年原盐产量为6800万吨,然而食盐的年需求量只有800万吨左右,而且企业可以随时把原盐加工成食盐。另外,目前我国生产的食盐九成以上来自井矿盐,产量、质量与用盐安全都能得到保障。
【材料二】
2011年3月25日,北京青年报刊载专家意见:碘虽然具有一定的防核辐射的作用,但我国每公斤食用盐中碘含量为20-30毫克,需要每天吃3公斤加碘盐,才能达到防核辐射的效果,这远远超出人类能够承受的盐的摄入极限,食盐过量还会引发高血压、心脏病、肾病等多种疾病。
原因一:
原因二:
近年来,一些突发事件,往往会引发一部分人的过分恐慌,造成不安定局面。请综合以上材料,就如何应对类似突发事件提出三条倡议。
倡议一:
倡议二:
倡议三:

阅读下面几则材料,按要求答题。
  材料一:下面是某省教育厅公布的该省学生体质状况最新监测结果。(箭头代表升降幅度)
  监测项目 升降幅度 监测项目 升降幅度
  身高 ↑ 肺活量 ↓
  体重 ↑ 视力 ↓
  胸围 ↑ 男子1000米、女子800米 ↓
  材料二 据《中国青年报》报道:某军区新兵训练,55%的新兵怕跑步,跑不动,跑不远,一累就虚脱。新兵一连进行站军姿训练,不到20分钟,全连117名新兵中,竟有9人晕倒。
  材料三 据《河南日报》报道,为在全国亿万青少年学生中广泛开展群众性体育活动,引导学生们到阳光下、到操场上、到大自然中积极参加体育锻炼,成长为共和国的体魄强健、意志坚强、充满活力的建设者,“全国亿万青少年学生阳光体育运动”于2007年4月29日全面启动,“河南省千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也随之启动。
(1)从材料一、二中,你发现青少年体质状况呈现出什么特点?(2分)
  
(2)“阳光体育运动”中“阳光”有哪两层含义?(2分)
 
(3)请为“阳光体育运动”拟一条宣传标语。(1分)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