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下面是学习了化学第二单元课题3后,进行“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和氧气性质(排水法收集氧气)”的探究,请你回忆并回答下列探究内容:
(1)“制取并收集两瓶氧气”时,我使用仪器除酒精灯和火柴外还有         ______等。
(2)制取操作过程中,氧气收集完成后,停止加热时的操作方法是                  
(3)做氧气的性质探究时,其中的一个实验我用了如下图所示的操作流程。

本流程我探究的内容是铁在氧气中燃烧。
①其中第“B”步把细铁丝绕成螺旋状的目的                                     
②实验时集气瓶内要预先装少量水或铺一层细砂的目的是                           
③第“D”步为了使细铁丝与氧气完全反应,我的操作方法是                       

科目 化学   题型 简答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纯碱的制取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如图,连接装置,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后,在集气瓶内充满红棕色的二氧化氮气体,再投入几小块活性炭,观察:

(1)现象:① ________ ;② ________。
(2)原因:________ 。

碳及碳的化合物在人类生产生活中应用广泛,随着科技的发展,含碳元素的新材料不断涌现.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关于金刚石、石墨、C60的认识,正确的是_______(填序号).

A.这三种物质都很软,可作润滑剂;
B.这三种物质碳原子的排列方式相同;
C.这三种物质完全燃烧后的产物都是CO2
D.这三种物质都能导电.

(2)由+4价碳元素与-1价氢元素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_____________。
(3)倡导“低碳”生活,让我们积极行动起来.请举一例在日常生活中符合这一主题的做法___________。
(4)X、Y、Z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它们之间有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X是有毒气体,Y是不支持燃烧的气体,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写出X的化学式____________;
②写出Y→Z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在自然界中,Y转化为O2的主要途径是绿色植物的_______________。

小李同学为探究二氧化碳能否与水发生反应,他取四朵用石蕊试剂染成紫色的干燥纸花设计了下面四个实验。

(1)请你分析设计实验B和C的目的是什么?
(2)D实验中看到的现象是什么?用化学方程式表示探究结论。

自然界有一种“雷雨发庄稼”的现象,雷雨中发生的一系列化学反应如下:
①空气中的氮气在放电条件下与氧气直接化合,生成无色且难溶于水的一氧化氮气体;
②一氧化氮在常温下就能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红棕色的二氧化氮气体;
③二氧化氮与水反应,生成硝酸和一氧化氮;
④生成的硝酸随雨水淋洒到大地上,与土壤中的矿物作用,生成可溶于水的硝酸盐。
请根据以上叙述填空:
(1)一氧化氮的物理性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写两条);
(2)氮气的化学性质为____________________;
(3)二氧化氮与水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俗语说,酒香不怕巷子深.这句话体现了分子的哪一点性质?.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