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氏农书》中记载“家有织户,织与不织,总要吃饭。不算工本,自然有赢。”这句话反映了中国古代的家庭手工业
A.与农业相结合,竞争力强 | B.生产成本较低,自给自足 |
C.以营利为目的,面向市场 | D.生产方式落后,效率较低 |
.文艺复兴被称为“打破神学枷锁,高举‘人文主义’旗帜的思想启蒙运动”。但在文艺复兴代表人物的美术作品中,也有许多以《圣经》故事为题材的,他们“以神学反对神学”!这些杰作与神学宗教画的最大区别在于( )
A.揭露教会腐败与神学的谬误反动 | B.宣传民主共和与主权在民的思想 |
C.倡导民主革命与反对专制 | D.表现现实生活与真实的人物形象 |
“汉武帝所努力缔造的政体,究其实,是在意识形态层面上将儒家学说作为政治制度的合法性基础,而在具体实践层面上则将法家学说作为统治权术来运用。”对以上材料的说明和解释不正确的是()
A.汉武帝治国施政之术的核心在于“尚法尊儒”,即同时尊奉儒、法两家的学说 |
B.“独尊儒术”并不意味着完全杜绝其它学说 |
C.儒家思想成为维护封建君主专制的精神工具 |
D.儒家思想从此沦为法家的附庸,其“仁政”思想被剔除出去 |
钱乘旦在《现代文明的起源与演进》中这样评价理学:“它的丰富性与普遍性使中国统治者与士大夫相信儒家学说已穷尽世界一切真理。中国既是天下中心,并有着辉煌的、无与伦比的历史与成就,那么中国之外的‘夷务’就不在中国人关心的范围之内。”由此可见理学()
A.排斥儒学以外的一切思想 | B.博大精深但有一定封闭性 |
C.概括了世间所有自然规律 | D.内容丰富、探索世界本原 |
钱穆说:“从汉代起,我们可以说中国历史上的政府,既非贵族政府,也非军人政府,又非商人政府,而是一个‘崇尚文治的政府’,即士人政府。” “士人政府”形成的思想条件主要是( )
A.君主专制的确立 | B.黄老之学被推岽 |
C.儒学正统地位的确立 | D.科举制度的形成 |
明代思想家李贽曾经这样评论李斯关于焚书的上书:“大是英雄之言,然下手太毒矣。当战国横仪之后,势必至此。自是儒生千古一劫,埋怨不得李丞相、秦始皇也。”下列对此信息的解读,与李贽本意相符的是( )
A.统治者实施新政必须要坚决 | B.政治统一必然要求思想统一 |
C.儒家思想并非万世不变之理 | D.专制集权是历史的必然趋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