挪威、瑞典和芬兰三国森林覆盖率高,资源环境独特,经济发展水平高。根据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挪威、瑞典和芬兰地理位置及重要矿产分布示意图
材料二 芬兰人口530万,面积33.8万平方千米,其中内陆水域面积占10%,拥有大约18.8万个湖泊。
芬兰1921年起实行义务教育,此后又推行高等教育大众化。传统经济以森林为基础的资源密集型产业为主,20世纪70年代开始对传统产业进行调整和改革。政府重视科技投入,鼓励企业与大学或研究院合作,将科研成果产业化。政府还要求企业按照国际标准进行规范化运作,并鼓励本国的企业走出去,或者使企业股本结构国际化,使得一大批企业走向了国际市场。随着电子信息等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芬兰在短时间内实现了跨越式发展,被国际有关组织评为世界“技术最发达国家”、“最具竞争力国家”。
(1)根据材料一,当11月15日联考时,奥斯陆的昼夜长短状况是 ,斯德哥尔摩的正午太阳高度角比广州
(2)芬兰、挪威和瑞典三国种植业产值都较低,其主要的影响因素是 ;对该区域大西洋沿岸气候起重要作用的洋流从性质分属于 ;据图判断,瑞典河流的大致流向是
(3)吕勒奥是瑞典著名的钢铁工业中心,试分析其形成的区位因素。
(4)简要分析芬兰实现跨越式发展的主要原因。
下图为“水循环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水循环环节对应图中的字母是:地表径流— 。
(2)图中丁→甲→丙→丁形成的水循环类型是 循环,该循环的动力主要来自 能。
(3)丙图中形成三角洲的主要外力作用形式是。
(4)目前,人类直接利用的淡水资源主要来源于水循环的(填字母)环节。南水北调可以改善水资源的空间分布,是人类对水循环 环节(填字母)的改造。
(5)水循环的重要意义有、。
A.联系四大圈层,进行能量交换和物质迁移 | B.使全球各地的降水量保持不变 |
C.使陆地径流减少,海洋蒸发减少 | D.使水资源形成不断更新的统一系统 |
(6)诗人李白有“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的感慨。你认为他后半句的观点是否正确?试根据水循环的原理说明你的理由。
读“我国北方地区示意图”及珠峰垂直自然带分布图,回答问题。
⑴.写出图中字母所在地的自然带名称:A.,B,C。
⑵.A、B、C自然带的逐渐更替主要是由于的变化引起的,属于
地带分异。在纬度表现最典型。
⑶.珠峰南坡自然带谱比北坡(复杂或简单),南坡的基带为,南坡的雪线较北坡(高或低),原因是。
⑷.我国南北方向自然带的变化属于地带分异,由于的变化引起的。
读某天气系统示意简图,分析回答:
⑴.该天气系统位于半球(南或北)。E处气压较F处气压值(大或小)
⑵.甲地目前在气团控制之下,将受(冷锋或暖锋)影响,经历的天气变化是。四条曲线中表示甲地未来几天的气压变化的是
⑶.如果冷暖锋面均引起降水,那么降水主要在ABCD中的和。
读“海平面等压线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⑴.此图表示的是北半球_____季海平面等压线分布状况。此季节气压带、风带向移动。
⑵.D气压中心形成的主要因素为。(热力因素或动力因素)从气流分布状况看:B地是;从气压分布状况看:D地是,名称为。被气压中心D切断的气压带是。
⑶.此季节,A点的风向为,半年后风向为,A处风向随季节发生显著改变的原因是。
⑷.图中E地风速比F地,判断依据是。
读某地地质构造图,回答:
⑴.图中A地属于地质构造中的,常发育成陡峻的山峰,如我国的;B地属于地质构造中的,其上常有许多典型的谷地或盆地,如我国的。
⑵.D处属于地质构造中的,地貌上形成,成因是。
⑶.图中A、B、C、D四处属于储油构造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