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两列文字中,左面是处理天然水的几个步骤,右面是这些步骤起的作用,请用线把它们连接起来。
沉降 灭菌
加入明矾 除去颗粒较大的不溶性杂质
过滤 除去颗粒较小的不溶性杂质
通入氯气 吸附悬浮杂质而沉降
KCl与KNO3在不同温度的溶解度数据如下表。回答:
温度/℃ |
10 |
20 |
30 |
40 |
50 |
KCl(g/100g水) |
30 |
33 |
35 |
38 |
41 |
KNO3(g/100g水) |
21 |
31 |
45 |
65 |
88 |
①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KCl与KNO3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填“增大”或“减小”)。若硝酸钾饱和溶液中有少量的KCl,可用的方法提纯KNO3。
②KCl与KNO3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的温度在_ _ (填序号)。
A.10℃~20℃间 B.20℃~30℃间
C.30℃~40℃间 D.40℃~50℃间
③30℃时,将15gKCl固体投入50g水中,充分溶解后可得到KCl的溶液(填“不饱和”或“饱和”或“不能确定”)。
④某温度时,向100g 30% KNO3溶液中加入40g KNO3固体,溶液恰好饱和,则此温度KNO3的溶解度为,关于该饱和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_ _(填序号)。
A.降温后,溶液质量减少
B.加水稀释,溶液中溶质质量不变
C.升温后,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不变
D.m(溶质)∶m(溶液)=3∶10
碳元素的存在让我们的世界绚丽多彩,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倡导“低碳”生活,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①倡导“低碳”生活,防止温室效应,主要是为了减少(填化学式)的排放量。
②防毒面具中使用了活性炭,这是利用了活性炭的作用。
③含碳元素的物质中,属于有机物的是(填序号)。
A.碳酸钙 | B.葡萄糖 | C.一氧化碳 | D.甲烷 |
④生活中碳酸钠溶液常用来洗涤油污,如果要检验碳酸钠中的金属元素,最简便的方法是通过反应。
⑤甲烷在自然界的分布很广,和水反应可以制水煤气(混合气体),其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所示:
(I)甲烷的摩尔质量为g/mol,0.2mol甲烷分子中约含有个分子。
(II)该反应中含氢元素的化合物有(用化学式表示);化学方程式中甲烷和水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III)用微粒的观点解释:一氧化碳有毒而氢气无毒的原因是。
粗盐中含有MgCl2、CaCl2等杂质,工业提纯粗盐的工艺流程如下图所示:
(1)请写出Ca(OH)2的一个用途:_______________。
步骤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2)步骤③操作a的名称是____。步骤④加入适量盐酸的目的是除去滤液中的Na2CO3和____。
(3)若步骤①和步骤②的顺序颠倒,则最后所得的精盐水中还含有____。
下面的实验仪器省去了固定装置,请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1)图甲中仪器①的名称为____。
(2)图乙中的微型装置H可用于实验室制备CO2,此微型装置在操作上的优点是____;在图甲中可选择____(填序号)装配与装置H功能相同的装置,写出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____。
(3)装配高锰酸钾制备氧气的发生装置,图甲中除固定装置外还缺的仪器是____(写名称);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用二氧化锰和过氧化氢溶液在微型装置H中制取氧气,其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I是医用输液观察滴液快慢的滴壶,若用它做微型洗气装置,则气体应从____(填“a”或“b”)进入,其中所装洗气的液体不能装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氨气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极易溶于水的气体,可用于制氮肥、硝酸、药物和染料等。工业上用氮气和氢气合成氨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N2+3H22NH3)。实验室模拟合成氨气的流程如下:
流程中“气体的混合”是在图丙装置中进行的,该装置的作用有三个:一是将氮气和氢气干燥;二是使氮气和氢气充分混合;三是____,从而提高氮气和氢气的利用率。
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注明基本反应类型:
(1)镁条在空气中燃烧:____,____反应。
(2)将一枚生锈的铁钉中加入少量稀硫酸中:____,____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