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光绪帝曾发布《罪己诏》:“今兹议约,不侵我主权,不割我土地,念列邦之见谅,疾愚暴之无知,事后追思,惭愤交集。”文中“议约”和“愚暴之无知”是指
| A.《南京条约》 三元里人民抗英 | B.《北京条约》 太平天国运动 |
| C.《马关条约》 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 | D.《辛丑条约》 义和团运动 |
冯友兰在《中国哲学史》一书中写道:(明清)在这个时期,在某些方面,中国的文化有了重大进展。……官方方面,程朱学派的地位甚至比前朝更为巩固。非官方方面,程朱学派和陆王学派在清朝都发生了重大的反动。这里的“反动”是指:
| A.宋明理学的统治地位丧失 |
| B.对传统儒学地位的彻底否定 |
| C.对传统儒家思想的批判继承 |
| D.倡导“自由”“平等”思想 |
孙中山在遗嘱中说:“积四十年之经验,深知欲达到此目的.必须唤起民众及联合世界上平等待我之民族,共同奋斗。”这个遗嘱的原则与孙中山以下哪一主张一致?
| A.同盟会的章程和纲领 | B.三民主义 |
| C.三大政策 | D.新三民主义 |
20世纪早期,一位旧派人士在抨击某运动时说:“近阅坊间之出版物,间有主张破除旧有伦理,毁裂吾国固有文学,以期改造一新社会者。……青年学子,根植薄弱,骤睹新奇之说,易启混淆之心,于操行学业前途极有关系。”这段材料从侧面反映了该运动的积极影响,其中不包括( )
| A.提倡民主共和,抨击君主专制 |
| B.动员青年学子,革除社会旧弊 |
| C.破除旧有伦理,冲击儒家思想 |
| D.变革文字语言,冲击封建文学 |
康有为撰写《孔子改制考》传播西学,宣传维新思想,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们则树起“打倒孔家店”的大旗。他们的共同点是
| A.提倡民主共和反对专制统治 |
| B.否定封建专制统治的思想基础 |
| C.彻底否定中国传统文化 |
| D.推动现代科学在中国的发展 |
19世纪晚期一西方报纸称“甲午以后,中国有三党:守旧党---意在保现存之局面;中立党---意在保国以变法;维新党----意以作乱为自振之机”。文中的守旧党、中立党和维新党分别是指
| A.顽固派、抵抗派和洋务派 | B.抵抗派、洋务派和维新派 |
| C.洋务派、维新派和革命派 | D.顽固派、维新派和革命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