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次填入下列两句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语意连贯的一项是 ( )
( 1)这画前半幅为山景,峦岫回旋,树木森郁;后半幅为江景,_________________,笔墨雄秀苍润,力透纸背。
( 2)对着那冷艳的脸,那脸上仿佛敷着一层洁光泛滥的晴雪,我恍惚漫游在雪后的荒山中,_________________。
①白练平铺,遥峰隐约。
②遥峰隐约,白练平铺。
③遗忘掉枯寂的心情,领悟到凄寥的静趣。
④领悟到凄寥的静趣,遗忘掉枯寂的心情。
A.①④ | B.①③ | C.②③ | D.②④ |
下列文言句子翻译错误的一项是
A.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译:老师,是用来传授道理、教授学业、解答疑难问题的人。 |
B.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 译:我如果没有那个人的力量到不了今天。借助人家的力量又去伤害他。这是不仁德的;失掉同盟者,这是不明智的;用混乱相攻代替联合一致,这是不勇武的。 |
C.与其有誉于前,孰若无毁于后?与其有乐于身,孰若无忧于此心? 译:与其当面受到赞扬,不如背后不遭毁谤;与其身体上享受快乐,不如心里无忧无虑。 |
D.买臣之贵也,不忍其去妻,筑室以居之,分衣食以活之。 |
译:朱买臣富贵的时候,不忍心看到他的前妻生活贫困,于是筑建房子来居住在这里,分了一些吃的穿的使她生活下去。
下列文言句子翻译错误的一项是
A.故方其盛也,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译:因此,当庄宗强盛的时候,全天下的豪杰,没有谁能与他抗争;等到他衰败的时候,几十个伶人围困他,就自己丧命,国家灭亡,被天下人讥笑。 |
B.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 译:我活着应当为陛下拼死效忠,死了也会像结草老人那样在暗中报答陛下之恩。 |
C.此心之所以合于王者,何也? 译:这种心地为什么就能与大王的心意合拍呢? |
D.甚矣,乌纱之横,皂隶之俗哉!他日去官,有不听曲此石上者,如月! |
译:官吏的横暴,差役的庸俗,也太过分了啊!将来我辞官后,一定要在这生公石上听曲,以月为证。
下列文言句子翻译错误的一项是
A.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译:这就是今天治学的人不可不深入地思考,谨慎地选取的缘故了。 |
B.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之矣。 译:原来庄宗得天下和他失天下的原因,就可以知道了。 |
C.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译:给你三支箭,你一定不要忘记你父亲的遗愿。 |
D.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 |
译:还是说推究他成功与失败的事迹,都是由于人事呢?
下列文言句子翻译错误的一项是
A.所谓华山洞者 ,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译:人们所说的华山洞,是因为它在华山的南面而这样称呼它。 |
B.既其出 ,则或咎其欲出者 ,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译:出洞之后,便有人责怪那个要求出洞的人,我也后悔自己随从他们,以至不能尽那游览的乐趣。 |
C.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 ,其孰能讥之乎? 译:尽了自己的努力却不能到达的人,就可以没有悔恨了。难道谁还会讥笑你吗? |
D.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 ,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 ,何可胜道也哉! |
译:我对于那倒在地上的石碑,又因此叹惜那古代书籍的失传。后代人弄错了它流传的文字而没有人能够说清作者姓名的事情,哪能说得完呢?
下列文言句子翻译错误的一项是
A.乌鸟私情,愿乞终养。 译:我怀着乌鸟反哺的私情,请求陛下允许我为祖母养老送终。 |
B.夫晋,何厌之有? 译:晋国,有什么讨厌的时候呢? |
C.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 译:选拔有才能的人而任用他,挑选好的意见而听从他。 |
D.苟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
译:如果凭着偌大的天下,却追随六国灭亡的前例,这就又不如六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