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小远通过查阅资料知道了牙膏的主要成分。它将一定比例的碳酸钙粉末和食盐倒入小烧杯中,然后加入适量甘油(保湿剂)、甜味剂和香精等,搅拌均匀后制得牙膏。
(1)牙膏是          (填纯净物、混合物)。
(2)小远测定自制牙膏及其他清洁用品的pH,记录如下:

物质
自制牙膏
洁厕灵
油污净
pH
8
2
12

自制牙膏显           (填“酸性”、“碱性”、“中性”),洁厕灵可使紫色石蕊试液变成    _______色。
(3)下表列出了三种牙膏摩擦剂所属的物质类别。

 
两面针牙膏
珍珠王牙膏
中华牙膏
摩擦剂
氢氧化铝
碳酸钙
二氧化硅
摩擦剂的物质类别
(指酸、碱、盐、氧化物)
 
 
 

(4)牙膏中的摩擦剂之一碳酸钙可以用石灰石来制备。某学生设计了一种制备碳酸钙的实验方案,其流程图为:
石灰石生石灰石灰水  碳酸钙
请写出上述方案中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科目 化学   题型 探究题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实验探究物质的组成成分以及含量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实验课上,同学们用石蕊试液测定溶液的酸碱性。甲组的药品是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乙组的药品是石灰水和碳酸钠溶液。实验后进行废液处理,甲组同学将两支试管中的液体倒入烧杯A中,混合液显蓝色;乙组同学将两支试管中的液体倒入烧杯B中,最终两组同学将A中的溶液和B中的上层清液倒入烧杯C中。
(1)甲组同学的实验中,向中滴加石蕊试液后,溶液颜色为红色。
(2)甲组同学将两支试管中的液体混合后,烧杯A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
A.HCl B.NaOH C.NaCl
同学们对烧杯C中的废液成分进行如下探究:
【猜想与假设】通过分析上述实验现象,烧杯C中的废液除石蕊和水外,其组成可能为:
猜想1:NaCl、NaOH
猜想2:NaCl、NaOH、
猜想3 :NaCl、NaOH、
【设计与实验】设计实验验证猜想2:

操作方法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猜想2成立

(4)最后,向烧杯C中加入,实现了此次实验中废液的绿色排放(溶液呈中性)。

冬天,园林工人在树干上涂石灰浆以保护树木免受虫害,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欲对工人用剩的石灰浆进行探究.
【提出猜想】石灰浆中除水之外的物质是什么?
Ⅰ.只有Ca(OH)2
Ⅱ.只有
Ⅲ.
【实验验证】
①要证明石灰浆中含有Ca(OH)2,可采取的操作及现象是
②取石灰浆少量,盛装在试管中,如果向其中,如果向其中加入,观察到,则证明猜想Ⅱ或Ⅲ正确.
【思维拓展】工业上用石灰浆与Cl2反应制漂白粉,用来杀菌消毒.
①配平下列化学方程式:Cl2+Ca(OH)2=CaCl2+Ca(ClO)2+H2O
②从百度得知,漂白粉杀菌消毒的原理是:其中的Ca(ClO)2能与某些酸反应,生成的HClO具有强氧化剂,且不与CaCO3反应,写出CO2通入漂白粉溶液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发现,上个月做实验用的氢氧化钠溶液忘记了盖瓶盖。对于该溶液是否变质,小组内小明同学认为有两种可能:
猜想1:该溶液没有变质
猜想2:该溶液全部变质
(1)小组同学讨论后认为还有一种可能,请你补充出猜想3:
(2)小润同学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滴入2滴稀盐酸,没有气泡产生,小润认为该溶液没有变质,小军认为小润的说法有错,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军同学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加入过量Ba(OH)2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而后小军向上述滤液中滴加几滴无色酚酞溶液,酚酞溶液变红,小军认为猜想3正确,你认为他的判断是否正确_______(填“正确” 或“不正确”),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为了验证猜想3,小红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请你帮他完成实验报告的填写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结论
1.取样,,过滤
产生白色沉淀
猜想3成立
2.向上述滤液中滴加几滴无色酚酞溶液
酚酞溶液变______

【反思与交流】久置的固体氢氧化钠变质的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铬(Cr)是重要的金属材料,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某化学兴趣小组对Cr、Al、Cu的金属活动性顺序进行探究,过程如下:
【提出假设】对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提出三种可能的假设:
a.Al>Cr>Cub.Cr>Al>Cuc.(1)
【设计实验】同温下,取大小相同的打磨过的金属薄片,分别投入到等体积等浓度的足量稀盐酸中,观察现象,记录如下:

金属
Cr
Al
Cu
与盐酸反应的现象
气泡产生缓慢,金属逐渐溶解
气泡产生剧烈,金属迅速溶解
无气泡产生,金属无变化

【控制实验条件】打磨三种金属的目的是(2)
【得出结论】原假设中正确的是(3)(填假设中a、b或c)。写出铬(铬与盐酸反应后显+2价)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4)
【结论应用】根据探究结果,在CuCl2和AlCl3的混合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金属铬,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出的固体中加入盐酸,无明显现象,则滤液中一定有的物质是(5)

化学兴趣小组利用废烧碱(含少量Na2CO3、NaCl、MgCl2、CaCl2等)制Na2CO3·10H2O。
【制取流程】

【相关资料】①Na2CO3+H2O+CO2=2NaHCO3
②2NaHCO3Na2CO3+H2O+CO2
③在NaHCO3溶液中加入BaCl2溶液,可发生反应:2NaHCO3+BaCl2=BaCO3↓+2NaCl+ H2O+CO2
④碳酸钠的饱和溶液在不同温度下析出的晶体如下图所示:

【问题讨论】
(1)滤渣主要成分为Mg(OH)2,产生Mg(OH)2的化学方程式
(2)操作Ⅰ需使用的玻璃仪器有:烧杯、和玻璃棒。
(3)取少量溶液B,加入BaCl2溶液,充分混合,若观察到(填现象),则溶液B中含NaHCO3
(4)结晶后,过滤时的温度须低于℃。
(5)“母液”不能沿流程中虚线路径循环使用,原因是(选填序号)。
①“母液”不含Na2CO3
②“母液”多次循环后,NaCl含量增加
【组成确定】
(6)取少量粗产品,加水溶解,加足量(选填数字序号,下同),充分搅拌,再加少量,无沉淀,证明其中不含NaCl。
①AgNO3溶液 ②稀盐酸 ③稀硝酸
(7)兴趣小组同学取32.8g干燥粗产品,用如图所示装置(夹持仪器省略)进行实验:

查阅资料1:Na2CO3·10H2O加热至32℃,开始分解失水,充分加热可完全失水;NaHCO350℃时开始分解270℃时完全分解;Na2CO3受热不分解。
查阅资料2:Ba(OH)2溶液能吸收CO2:Ba(OH)2+CO2=BaCO3↓+H2O
①实验前要先,再装入粗产品;
装置A的作用是
②粗产品加热至270℃,据(填装置编号及现象),可知粗产品中含NaHCO3。测得C、D共增加m1,E质量增加m2,则m1∶m2(填“>”、“=”或“<”)9∶22。
实验测得m2=1.1g,则可推算32.8g粗产品中含有NaHCO3的质量为g。
③当加热至36℃时,测得B中剩余固体27.4g,则该剩余固体是(填化学式)和NaHCO3的混合物。(此空2分)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